2023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202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不仅要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同时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十四五”时期作为实现碳达峰的关键窗口,“增绿”与“减碳”成为推动绿色发展的关键抓手。“十五五”规划提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构建生态文明体系。长三角地区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要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长三角地区森林资源丰裕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对实现经济绿色低碳发展意义重大。
张倩老师的著作《双碳背景下长三角地区森林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发展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恰逢其时。该书以长三角地区为研究对象,探讨森林资源在双碳背景下的可持续利用与经济发展。书中结合空间结构理论、“两山”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分析长三角地区森林资源状况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异质性,并通过修正的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估森林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协同成效。基于2007-2019年长三角41个城市的统计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从经济发展的“量”和“质”两个层面分析森林资源丰裕度对经济发展水平及经济低碳发展的影响及传导机制,最终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全书共八章,从引言到对策建议,层层递进,逻辑严密。
该书的主要贡献在于对长三角地区森林资源展开深度探究,并着重探讨在双碳背景下,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在全球气候变化与环境保护的大背景下,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成为全球焦点。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之一,其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与有效保护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书中所展开的深入研究,不仅为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支撑,同时也为森林资源的保护工作指明了实践方向。
本书的亮点在于:其一,书中从经济发展的规模与质量两个维度入手,将空间因素纳入考量,全面剖析了森林资源丰裕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在双碳大背景下,通过构建空间面板计量模型,综合环境、社会、制度等要素,深入探讨了森林资源丰裕度对经济发展水平及经济低碳发展的影响,并借助中介效应模型揭示了具体传导机制,进而提出针对性的经济低碳发展策略建议。其二,书中创新性地从碳的“来源”与“去向”两个维度,深入探讨了经济低碳发展的本质。经济低碳发展的核心在于实现“低碳”与“发展”的有机结合,达成双碳目标绝不能以牺牲经济发展为代价。书中研究发现,森林资源丰裕度能够有效促进经济低碳发展,但固碳过程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定的社会成本。基于森林资源的物质属性与经济效益属性,书中提出建立碳交易平台,实现森林资源生态效益与经济价值的和谐共生,为深化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改革提供了重要参考。
总之,该书通过对长三角地区森林资源对经济发展影响的深入研究,对推动区域绿色低碳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它揭示了森林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为政策制定者提供科学依据,促进资源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同时,丰富和发展了相关领域的理论体系,为未来研究提供新视角和思路,在深化理解、揭示机制、提供借鉴和推动学术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该书为长三角地区在“十五五”期间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助力区域在双碳目标下,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作者:周荣荣,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