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短视频传播研究——以大兴安岭桦树皮制作技艺为例

发布时间:2025-02-28 14:51:3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李汀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桦树皮制品因取材便利、可塑性强、轻盈易携,是居住在大兴安岭地区的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赫哲族和达斡尔族日常生活的主要器物,北方狩猎民族的原始崇拜文化正是通过桦树皮制作技艺得以长久延续。2006—2013年间,桦树皮船制作、桦树皮镶嵌画和桦树皮剪纸分别被列为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桦树皮制作技艺在绵延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仍延续古法取材,但在制作材料、制品形态上均发生了更新演变。环保结实的尼龙绳代替了传统生活中桦树皮制品所运用的兽皮绳;桦皮笔筒、桦皮本等现代文创在成品数量上也成为了远超于桦皮船、桦皮碗等传统生活器具的桦树皮制品。尽管如此,桦树皮制作技艺中描绘、剃刻、压刻、烙烫等装饰手法和北方狩猎民族的文化精神仍在延续。桦树皮制作技艺作为非遗项目,对其保护和传承既有利于加固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也有利于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通过对抖音App中与桦树皮制作技艺相关的短视频的调查,发现该类视频的传播主体主要是官方账号和自营博主(本文参考24个官方账号和36个自营博主)。本文通过挖掘桦树皮制作技艺在短视频平台传播规律分析,为桦树皮制作技艺在短视频平台实现有效传播提供方法路径。

为解决短视频博主在传播桦树皮制作技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张应进一步发挥官方账号传播桦树皮制作技艺的引领效用、引导学术研究者加入桦树皮制作技艺的短视频式传播、推进桦树皮制作技艺的跨界联合发展,形成多主体、多视角的文化传播模式。

发挥官方账号的引领效用

通过分析短视频平台中与桦树皮制作技艺相关的视频,得出官方账号发布的视频从内容设计和技术运用上普遍质量较高。发挥官方账号的引领效用首先应发挥其自身的权威性,通过专设版块或制作大兴安岭北方游猎民族传统生活影像的方式,进一步阐明桦树皮制作技艺古今贯通的特征及其在现代生活中发挥的使用价值和为人民群众提供的热爱生活、认真细致等精神内核,减少受众仅将其理解为适用于传统生活的现象。其次,官方账号能够完整讲述相关故事,有助于受众全方位认识桦树皮制作技艺及其蕴含着民族历史与民俗文化的“桦树皮财富”,改善受众将桦树皮制作技艺仅作为“非遗”标签和活动展品的刻板印象。再次,应进一步发挥官方账号联系群众、上传下达的功能,培育视频内容多样性的同时,加强与自营博主的合作,有助于桦树皮制作技艺短视频总体质量的提升。官方账号灵活的技术运用结合自营博主源于生活感悟而进行文化传播的思路,也将提升桦树皮制作技艺的全社会关注度。

引导学术研究者加入桦树皮制作技艺的短视频传播

学术研究者是非遗传承人与社会互动的关键纽带,能够为桦树皮制作技艺中蕴含的难以为人民群众直接理解的自然神信仰、万物有灵等北方狩猎民族的传统民俗观提供学理化解释。桦树皮制作技艺短视频传播主体中学术研究者较少也是致使其蕴含的桦树皮文化、自然崇拜文化及民族风俗未被充分呈现的原因之一。

目前,学界对桦树皮制作技艺的研究成果已涵盖桦树皮制作技艺法律保护、桦树皮艺术起源及传承、狩猎民族的文化记忆和传统技艺的旅游业融合发展等方面,并从民族学、美术学、传播学等多学科角度延伸。学术研究服务于社会的形式也结合时代特色进一步扩展,推进传统的文章撰写与现代的数媒发布同步进行。以上举措不仅有助于桦树皮制作技艺的现代传播,而且也将为学术研究者的专业性研究提供不同于主客二元的田野数据。学术研究者入驻短视频平台,一方面将吸引更多受众了解桦树皮制作技艺,另一方面将为部分自营博主传播桦树皮制作技艺提供可参考的文化内涵,使桦树皮制作技艺短视频的制作选题减少内容重复、冗余。

推进桦树皮制作技艺的跨界联合发展

桦树皮制作技艺在现代制作过程中应突破仅使用桦树皮作为制品唯一用材的现象,发挥其高塑造性能与时装界、美食界、家居界合作共创,并借助抖音App以短视频的方式提升全社会曝光度;也可以与非遗展览、文化节日、博物馆云游联合发展。此类联合活动均可通过短视频的形式将桦树皮制作技艺传递给多维空间场域中的受众,在文旅和文化活动的背景下,桦树皮制作技艺将链接更多象征标签,推动复合性文化的发展。如2024年初,非遗博主前往哈尔滨中央大街传播北方狩猎民族文化,他们身着兽皮衣,手拿桦树皮制品,唱响传统民歌,展示神秘的萨满文化,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深入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场域的同时,也带动了地方文旅经济的发展。此外,抖音App可加强与AI、VR的合作,开发具有实操体验感的桦树皮制品制作过程的小程序,而不是简单地引入自动化的视频制作技术。通过设计北方游猎民族传统生活环境的虚拟氛围,使受众沉浸式感受桦树皮制作技艺,并深入体会民族文化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与发展的重要价值。在满足制作内容跨界联合、制作技术跨界应用的基础上,自营博主可考虑运用区域文化效应与名人效应,尝试为短视频内容融入“豪爽”“热情”的东北文化,尝试联合大兴安岭地区公众人物共同制作短视频。综上,跨界联合的方式让桦树皮制作技艺不再是具地域局限性的小众文化,而成为人民群众共建、共享的民族记忆。

居住在大兴安岭地区的北方狩猎民族为适应传统生活需要而运用桦树皮制作生活用具,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适应环境并创造美好生活的智慧。桦树皮制作技艺在短视频平台传播,也将加固人民群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进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真正实现文化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的目标。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陆地边境对应国口岸志资料收集、整理与研究”(23&ZD203)阶段性成果。

作者:郭语谦一,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兰州大学中国边疆安全研究中心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