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州市土法造纸起源可追溯至康熙年间,严格遵循72道造纸工序,完整保留传统手工造纸技艺精髓,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当前存续现状不容乐观,由于土法造纸技术难度大、劳动强度高、利润却远不及机械造纸、加之传承人老龄化、传统作坊保护不足、文化价值挖掘不够等诸多问题,导致从业人员越来越少,年轻人大多不愿意学,更倾向于外出务工,土法造纸面临着传承断代的困境。
3月20日,盘州市人民检察院为加强非遗文化保护,召开关于土法造纸传承保护公开听证会。本次听证会邀请了文广局负责人、人民监督员、听证员、“益心为公”志愿者、特邀检察官助理等多方代表共同参与,旨在凝聚各方智慧,共同破解土法造纸传承困境,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与公益诉讼检察深度融合。
会上,承办检察官详细介绍了盘州市土法造纸技艺的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向与会人员展示了前期案件调查的相关证据材料,深入剖析了土法造纸传承保护面临的严峻形势。文广局负责人就土法造纸技艺的保护工作进行了阐述,介绍了近年来在土法造纸这一非遗文化传承保护方面所做的努力及取得的成效和当前开展的一系列保护工作。
人民监督员、听证员、特邀检察官助理及益心为公志愿者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建议检察机关围绕土法造纸技艺的传承保护、政策支持、社会参与等方面向相关主管部门制发检察建议。发挥公益诉讼监督职能加强土法造纸技艺传承人的培养和造纸作坊的保护,与学校、社区合作,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活动,培育年轻一代传承力量,提升社会公众对非遗保护的认知度和参与度。结合文旅产业,深度挖掘土法造纸文化内涵,开发特色文创产品,拓宽发展渠道。
案件承办检察官表示,此次听证会是履行公益诉讼职能、守护非遗文化的生动实践。下一步将充分吸纳各方意见,持续发挥法律监督作用,与行政机关携手共进,持续加强非遗文化的长效保护机制,让一些古老技艺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盘州市人民检察院 瞿家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