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工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学院党委,坚持系统思维,构建协同育人格局,突出主体协同、载体联动、体系融合,打破传统思政教育“单打独斗”的局面,聚合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合力。
深化多方合作,丰富思政教育主体
高校主阵地作用显著。工商管理学一级学科位列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前30%。学院以此为契机,创新思政教育形式,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的思政课教师队伍,特别是党委班子成员的率先垂范,带头上党课、进支部、查课堂,将“政治责任”和“育人责任”双向嵌入,画好“思政共同体”同心圆,构建了“思政共同体”的良好氛围,形成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机制。
行业协会助力职业观塑造。学院与行业协会紧密合作,如参与中国商业技师协会共同起草《数字营销师职业能力水平评价规范》,与5家行业龙头企业共建“数字商业产业学院”,通过共建实践基地、邀请行业专家进校园等活动,为学生提供接触社会、了解行业的平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道德观。
企业提供实习实训平台。学院与红海直聘、捷瑞数字等企业合作,共建产学研融合基地,邀请企业参与课程建设,将企业文化、职业素养融入教学。每年组织认知实习覆盖所有专业,举办大型招聘会,学生平均就业率超过96%,留鲁留烟率逐年提升。
政府政策支持与保障。学院与烟台市各级工会、工商联、妇女联合会、女企业家联谊会、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文化和旅游局、科技局等部门建立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及时反馈社会需求,帮助高校调整思政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使思政育人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社会。
强化党建引领,构建“党建+”思政教育体系
学院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将思政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努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格局,提炼出“党建+教学”“党建+实践”“党建+课程”三大体系。
党建+教学:筑牢思想根基,强化价值引领。2024年,学院获批山东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山东省教工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工作室、山东省第二批党建“双创”标杆院系、“山东省教育系统模范职工小家”荣誉称号。谭玲玲教授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教师”,“新商科数字化改革创新团队”被评为“山商最美教师团队”。2024年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2项。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6项,教学质量提名奖2人、教学创新大赛3项。优秀的教师团队是思政教育的灵魂,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优秀教师团队,是加强和改进思政教育的关键之举。
党建+实践:深化实践育人,锤炼意志品格。工商管理学院以党建业务融合图谱明晰学院党的建设框架,实现党建和思政育人实践的有机融合,发挥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实践,组织学生开展参观学习、社会调研、志愿服务等活动,力争做到“中国志愿网”全员注册,让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2024年学生党员带领的暑期实践团队获全国和全省示范团队,学生集体荣誉校级奖项12项。2025年寒假获“山东县域经济研究会”组织“千村行动”寒假社会实践专项调查优秀组织单位。
党建+课程:创新课程形式,增强育人实效。党建与课程深度融合,将思政元素融入各类课程,创新课程形式、开发特色课程、创新教学方式,增强思政育人实效。近五年学院获山东省“111计划”牵头建设课程1门,立项AI知识图谱课程2门,山东省普通本科高校劳动教育典型课程教学设计、教学案例和实践项目5项。
创新融合载体,拓宽思政教育路径
竞赛、平台、中心和研究院聚合成为我院思政育人的载体,并不断创新形式、拓展渠道、提升实效。
以赛促学,激发内生动力。学院发挥商科竞赛丰富的优势,建设创新创业文化空间,发挥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不仅围绕党史学习、爱国主义教育等开展主题比赛竞赛,而且将思政元素融入创新创业竞赛、专业技能竞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创新创业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平台共享,拓展育人空间。建立就业创业指导师工作室、乡村振兴双创基地,以及红色教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志愿服务基地等实践平台,拓展思政育人的空间和渠道。通过线上平台,发挥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小红书等网络平台,发布学习资料、开展线上活动、进行互动交流,打造“指尖上的思政课”。
聚焦中心,打造特色品牌。学院建立烟台市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女企业家成长研修中心,围绕海洋、能源、零碳岛、非遗文化等地域特点,开展特色活动、打造思政品牌,提升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如针对新生和家长的“带你打卡最美烟台”系列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烟台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亲身感受地域魅力,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厚植家国情怀,树立文化自信。
深化研究,提供智力支持。学院共建了烟台市人力资源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基地,新增校地合作项目9个,校企合作项目10个,获批教育部产学研合作育人项目4项,全国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立项数量逐年增加,为思政教育提供了实践向理论提升的机会。我院“互联网+”创新应用获山东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作者:孙媛媛 吕国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