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信用+移风易俗+学习强国"三擎驱动 山东临清新华路街道文明实践结硕果

发布时间:2025-03-31 13:12:3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李汀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在春日的暖阳下,山东省临清市新华路街道的文明新风尚正悄然绽放。近年来,该街道创新探索"美德信用+移风易俗+学习强国"三位一体治理模式,通过信用赋能、破除陋习、理论武装三驾马车协同发力,绘就了一幅乡村振兴的文明新图景。

移风易俗树新风,红白理事会"理"出文明味

"12辆婚车变6辆,酒席减了五六桌,省下的万元钱够给孩子添置整套家电了!"西胡村村民张大哥算起"减负账"时满脸笑容。去年儿子结婚前,红白理事会成员三次上门劝导,用身边实例帮他算清"面子账"与"里子账"。如今,这样的故事在新华路街道屡见不鲜。

该街道通过建立网格村红白理事会、修订《村规民约》,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纳入村民自治章程。数据显示,近三年红白事操办场次减少42%,单场宴席平均节约资金8000余元,切实减轻了群众负担。更可喜的是,街道还创新推出"移风易俗积分超市",村民通过践行文明新风积累积分,在积分超市或抖音商城可兑换食用油、洗衣液等日常用品,让文明行为既有面子又有里子。

美德信用润心田,"小积分"撬动"大治理"

走进新北村"美德信用积分超市",货架上摆放的米面粮油见证着诚信的力量。"用100积分兑换了这袋面粉,心里甭提多美了!"村民王大妈展示着刚兑换的"文明成果"。新华路街道创新构建"美德+信用"双赋体系,出台《志愿服务积分管理办法》,将孝老敬亲、移风易俗等28项美德行为量化赋分。

通过建立街道、村居两级积分互认机制,村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参加理论宣讲、环境整治等志愿服务均可获得积分。目前,全街道已发展"爱心商家联盟"48家,形成"积分兑换—商家让利—群众受益"的良性循环。

学习强国聚能量,指尖课堂点亮乡村振兴

每天清晨,西胡村党员活动室里总会响起"学习强国"APP的播报声。72岁的老党员张明山已连续800天打卡,积分突破5万分,成为街道"学习达人"。"通过平台了解国家政策,还能看农技视频,去年种的有机蔬菜每亩增收600元!"老张的获得感溢于言表。

新华路街道创新开展"学习强国+移风易俗"融合行动,在积分超市设置"学习强国"兑换专区,群众可用学习积分兑换文创产品。街道还组建"强国宣讲轻骑兵",将理论学习与文明实践结合,开展"破除陈规陋习"主题宣讲26场次。

文明实践结硕果,乡村振兴谱新篇

如今的临清市新华路街道,文明新风拂面来:人居环境整治中,村民自发组建"胡同卫生监督队";文化广场上,"学习强国"智慧大屏滚动播放乡村振兴政策;信用超市里,积分兑换队伍排起长龙……"三位一体"治理模式使该街道获评"山东省乡村治理示范街道",相关经验被《新华网》《大众日报》等媒体报道。

"我们将持续深化信用体系建设,让美德可量化、乡风可触摸、理论可践行。"新华路街道党工委书记表示,下一步将探索"信用+产业"发展模式,通过诚信赋能葡萄种植、电商物流等特色产业,让文明实践成果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强劲动能。

在这方热土上,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美德信用厚植文明基因,学习强国凝聚精神力量,共同谱写着新时代乡村文明的三重奏,奏响乡村振兴的铿锵乐章。(周丽娜)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