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非遗文化、倡导绿色生活理念,近日,杭州市余杭区仓前街道,在宋家山社区开展"非遗筝锋·绿分同绘"主题活动,将传统风筝制作技艺与垃圾分类知识相融合,以手绘风筝传递垃圾分类新时尚,让环保理念随非遗技艺"飞入寻常百姓家",辖区20余组亲子家庭参与活动。
非遗传承+环保创意,手绘风筝"绿意盎然"。活动现场,老师首先向亲子家庭讲解了风筝的起源、扎制工艺及绘画技法。随后的创作环节,每组家庭领取到空白风筝及环保颜料,以"垃圾分类"为主题展开创意绘制。孩子们在家长的指导下,将四色分类垃圾桶、四色桶标识、绿色地球等元素融入传统纹样,绘制出独具匠心的"分类风筝"。"蓝色桶装可回收物,红色桶装有害垃圾,绿色菜叶要放在易腐桶!"7岁的王梓萌边画边背诵分类口诀,引得周围家长连连称赞。
互动科普+趣味实践,分类知识"乘风起飞"。活动最后,20余只承载环保愿景的风筝迎风而起,风筝线上悬挂的"垃圾分类倡议书"随风舞动,形成空中环保宣传阵地。
文化传承与环保教育双赢,社区治理注入新活力。参与活动的家长张女士表示,"让孩子在体验非遗的过程中学会分类知识,这样的活动有趣又有意义。"本次活动通过'非遗+环保'的创新模式,唤醒了传统文化记忆,让居民感受到非遗技艺的魅力,通过趣味互动强化绿色生活共识,更让垃圾分类理念“飞”入千家万户。
供稿单位:余杭区仓前街道
余杭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沈文静、虞筱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