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关于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工作要求,近日,巴中市中心医院儿科心理治疗师和医护人员以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为主题,举行“健康知识进校园”专项活动,将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知识带进巴中市实验小学等学校。
(一)情绪管理“稳字诀”
1.坚持每日自省自查,及时识别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活用“深呼吸+正向暗示”组合拳,切实做到“情绪不上头、矛盾不升级”。
2.压力应对“三步走”
一级压力:通过跑步、音乐等文体活动实现物理释放;
二级压力:依托“班主任—家长—心理治疗师”三级联动机制寻求疏导;
三级压力:由校医室转介专业医疗机构干预,坚决杜绝“小事拖大、大事拖炸”。
(二)身体健康篇
心肺复苏与海姆立克急救法
心肺复苏(CPR):抢抓“黄金4分钟”,守护生命续航力。
据国家卫健委统计,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超54万例,校园内突发心搏骤停风险不容忽视。掌握CPR技能是落实“生命至上”理念的关键抓手。心搏骤停后4分钟内实施有效CPR可提升生存率50%以上,师生急救能力直接关乎校园安全“最后一公里”畅通性。巴中市中心医院儿科医护人员在知识讲座过程中开展CPR实操训练营,挑选了一些小朋友上台表演,台下同学认真观看。重点培训“判断意识—胸外按压—人工呼吸”标准化流程。
2.海姆立克急救法:破解气道梗阻,织密安全防护网
儿童气管异物阻塞事件中,90%发生于进食或嬉闹场景,学校食堂、宿舍为高危区域。
海姆立克法作为气道梗阻唯一有效急救手段,值得每位老师、同学、家长学习。
讲座中讲解了《海姆立克急救法口诀手册》(成人版“剪刀石头布”定位法/儿童版背部叩击法)并组织现场同学实操。
此次巴中市中心医院儿科科普讲座完美谢幕,一次讲座的结束,恰是校园安全新征程的开始!让我们以此次培训为契机,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扎实推进急救技能从“纸面”落到“地面”,为构建健康校园注入强劲动能,切实做到关心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巴中市中心医院已经开展针对青少年的心理治疗工作,有需要的市民朋友可每周四上午到南坝院区心理行为门诊就诊。
供稿:巴中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