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受伤难拿赔偿金 朝天法院巧妙化解“执行难”

发布时间:2025-04-09 14:06:0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李汀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近日,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人民法院成功执结一起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案件,在法理与情理的交融中,为两个陷入困境的家庭找到了和解之道,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如我在诉”的为民情怀。

2022年12月,吴某在为雇主李某修建房屋时不慎坠落,受伤入院。出院后,吴某经鉴定为一级伤残且今后需要的护理依赖程度为完全护理依赖。吴某受伤后,李某仅支付了2.5万元医疗费后便未再支付任何费用。因双方对赔偿费用协商未果,吴某于2023年10月将李某一家诉至朝天法院。

审理过程中,在法院的主持下,双方达成分五年向吴某支付48万元的分期赔偿协议,但李某一家一直未履行。2025年3月,吴某向朝天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过程中,执行法官依法对李某一家的财产进行了查控,但查控结果显示李某一家名下仅有零星存款,而与此同时,申请执行人吴某又急需用钱。

为早日将案件执行到位,执行干警对双方当事人家庭情况开展了深入调查。申请执行人吴某受伤后长年卧病在床,生活无法自理,且受伤后已花费十余万元医疗费用,耗尽了积蓄,后续治疗费更如沉重枷锁。而李某一家同样举步维艰,父母年逾古稀无劳动能力,妻子照顾两个学龄孩子,全家仅靠李某在陕西工地的微薄收入支撑,建房负债加上赔偿压力,让被执行人李某一家也在崩溃边缘徘徊。双方都有难处,但执行必须推进。鉴于李某一家实际情况,一次性履行完毕所有赔偿款已无可能,必须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考虑到吴某瘫痪在床行动不便,执行法官赵鹏将调解现场搬到了吴某家中。由于吴某家里失去了主要劳动力,生活难以为继,李某家境困难,背负了沉重的经济和精神压力,调解过程中,吴某和李某互不相让,甚至还上演起了“比惨”大赛,吴某不断哭诉“全家没了收入,医药费都凑不齐”,李某一家则多次无奈表示“工地工资刚够糊口,实在凑不出钱”。

僵局之下,执行法官切换了“策略”,采用“背对背”调解方式将案件的切入点和关键点放在了消除对立情绪上。一边对吴某及家属耐心安抚,承诺“绝不放弃每一分执行可能”;一边对李某一家释法明理,既讲清拒不履行的法律后果,也共情失去主要劳动力的艰难。

五个小时的推心置腹,终于让李某认识到了给吴某一家带来的巨大影响,李某红了眼眶,表示“我知道他们急需用钱,再难我都先凑3万给吴某救急!”

在执行干警的不懈努力下,双方达成和解协议,约定李某每年至少履行6万元,七年履行完全部48万元赔偿款。当吴某收到3万元转账时,吴某家属眼中泛起泪光,不停地表示“感谢法院,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民生案件无小事,每一个涉民生案件背后都是当事人的人生。面对失去劳动力的伤者和负债累累的家庭,机械执行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只有用‘将心比心’的温度化解‘针尖对麦芒’的矛盾,在法律框架内寻找‘最大公约数’,才能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心暖。”案件顺利执结后,执行法官赵鹏如释重负地说道。

此次案件的圆满执结,是朝天法院践行“如我在诉”司法理念的生动缩影。近年来,该院持续加大涉民生案件执行力度,通过专项行动、柔性执行、司法救助等举措,让司法裁判不仅有力度,更有温度。(刘柳 孙飞)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