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彭水:电力赋能 智慧渔场“电”亮增收路

发布时间:2025-04-10 16:45:3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李汀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日前,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彭水供电分公司桑拓供电所员工朱光荣和谢建波,驱车前往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桐楼乡普子村的“智慧渔场”。他们仔细排查线路隐患,确保供电稳定,保障普子村产业振兴“电力满格”。

一池清澈的碧水正孕育着村民们增收致富的新希望。谁能想到,这片生机勃勃的水域,过去曾是无人问津的废弃臭水塘。如今,这里成为了年产值达30余万元的现代化“智慧渔场”,而在这背后,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与优质服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普子村综合专干赵微介绍,目前养殖场占地30亩,养殖着草鱼、鲤鱼、青鱼、鳊鱼等多个品种。去年,渔场年产值达到20余万元,带动了20多户村民增收。一直以来,普子村都将产业发展视为乡村经济腾飞的核心驱动力,探索出一条符合本村实际的产业发展之路,

2021年,普子村正式启动山坪塘生态治理工程,并引入“村集体经济+基地”的创新模式发展生态鱼养殖。

为了实现渔场智能化,村里累计投入近100万元,对渔场进行了全面改造。如今,水温、水质监测以及增氧等设备,都能通过远程监控和手机端操控,在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渔场还增添了水质监测系统、发电机组和实时监控系统,实现了养殖过程的全方位智能化管理。然而,这些智能设备要想稳定运行,离不开持续、可靠的电力供应。供电公司迅速响应,借助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对养殖基地的供电线路进行优化,增设变压器布点,全力保障增氧机、投食设备等24小时高效运转,为智慧养殖筑牢电力根基。

普子村党支部书记赵长松表示,自2021年以来,村里始终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依托本村自然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水产养殖,成功盘活了村级资源。今年,养殖场预计产值将达30余万元,村民分红可达3.5万元。

随着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用电负荷也急剧增加。面对这一情况,彭水供电公司组织员工定期深入渔场,仔细排查线路隐患,耐心指导村民安全用电。今年年初,电力工人在巡检过程中发现部分电缆因高温老化,存在安全风险。了解情况后,供电公司迅速行动,协助更换设备,并针对春季养殖特点,开展安全用电培训,发放用电手册,切实提升了村民的应急处理能力。此外,供电公司还创新采用“线上+线下”服务模式,实时响应故障报修,为鱼苗孵化、水质调控等关键养殖环节提供精准电力保障。

稳定的电力不仅为渔场生产提供了坚实保障,还助力村集体拓宽了销售渠道。普子村通过流动销售、赶集摊位以及对接黔江水产市场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让生态鱼的销路越来越广。

不仅如此,供电公司还积极支持周边冷链仓储、加工车间等配套产业建设,推动形成“养殖—加工—销售”全链条发展模式。赵长松对此感慨万分:“以前电压不稳定,设备经常‘罢工’,现在电力充足又可靠,我们不仅扩建了新塘,还配备了垂钓基地,吸引了更多游客,村里越来越有活力了!”在电力的赋能下,普子村的智慧渔场正焕发出全新活力,带领村民们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文/储潇 吕磊 图/彭水县委宣传部)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