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围场:县政协多措并举为全县教育综合改革工作献计出力

发布时间:2025-04-17 16:06:3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李汀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为扎实做好教育综合改革工作,切实为涵养新质生产力保障人才支持,围场县政协于3月至4月,在全县范围内,组织部分政协委员、教育专家、教师代表深入四合永职教中心、围场第三中学、围场第一小学现场调研,广泛征求机关、学校、企业、教师的意见,重点围绕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进行讨论和研究。参与的委员们一致认为,做好教育综合改革工作,要统筹多方渠道,凝聚各方力量,以更加务实有效的举措,切实推进全县教育综合改革工作高质量推进。 

(一)凸显政治属性,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办学方向。以政治教育、素质教育、教师管理为切入点,帮助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政治教育方面 一是以中国式现代化理论铸魂育人。协调党校授课专家以视频课堂的方式为全县师生线上授课,深入讲解、解疑释惑,促进广大学生对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了解和掌握。二是以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正确情操。借助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时机,组织各校开展抗战精神教育,通过展示抗战史实,讴歌革命先烈,培养广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协调人武部,对全县学生开展国防教育课,通过阐述国际形势,展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推动学生把个人理想与祖国需要相一致。三是以红色精神谱系涵养价值取向。用足用好塞罕坝精神发源地这一先天优势,组织品学兼优的学生赴塞罕坝走访观摩,沉浸式感受塞罕坝精神的深刻内涵,进一步帮助学生培养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优秀品格。素质教育方面 一是破除体育师资不足难题。鉴于全县体育师资力量不足,组织各校体育教师对全县各科目年轻教师集中培训,促进教师基本掌握体育知识、训练方法,推动广大学生科学训练、健康运动;深入挖掘社会资源,鼓励支持校外培训机构进入校园举办公益课,让广大学生对体育运动技巧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二是创新开展社会实践体验课。充分发挥家长力量,邀请各行各业的家长进入课堂,对自身从事行业的发展方向、工作内容等情况进行具体介绍,促进广大学生初步了解社会分工,帮助学生选择未来发展方向;探索性组织学生观摩企事业单位,对机关、单位、企业的运行规律有初步掌握,赋能学生初步的社会适应能力。三是加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加大法治校园建设,规范学校负责人对校园霸凌的正确认识,协调司法系统对广大师生开展反霸凌警示教育行动,通过阐述法律条文、分析具体案例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反对霸凌的具体方法,营造校园团结友爱的良好氛围;用科学方式开展公开透明的性教育,可采取男、女学生错时分开授课,通过性别差异化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性教育知识,促进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性别意识和爱情观。教育管理方面 一是肃正师德师风。以党的组织建设为主阵地,借势中央八项规定学习教育,对学校负责人、教育队伍深入开展师德师风整治专项行动,增加政治素养、师德师风在教师评价体系的分值比重。二是接受社会监督。开设教师师德师风举报平台,并向全社会公布,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对违犯师德师风有关要求的教师严肃处理,并在全校教师队伍中通报,进一步保障学生人格健康成长。三是招收本土教师。指定人社部门在招聘教师工作中,加大对围场户籍教师的招聘比例,开设围场户籍教师招聘专项渠道,对省部属师范院校毕业生可采取免笔试直接面试进编制,确保教师在围场“留得住、用得上”。 

(二)围绕人民属性,认真践行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认真做好促进教育公平、弱势群体帮扶、构建学习型社会三门功课,切实提升人民群众接受教育的获得感、满足感。促进教育公平方面 一是减少城乡差距。加大对乡村寄宿制学校硬件设施投入力度,鉴于县财政压力较大,可向社会公益慈善组织申请相关资金,为乡村寄宿学生提供更加优越的学习、住宿、娱乐条件。二是减少校际差距。针对新成立的学校,加大资深教师交流任职,支持鼓励骨干教师参与交流授课活动,对参与新学校交流任职的教师予以评定称职优先资格。三是减少群体差距。切实提升农村学生群体的师资力量,科学合理探索建立“县乡结合”的基础教育体制,构建县城学校与乡村学校合作模式,以“1+N”结对方式,建立资深教师与乡村教师传帮带机制,提升乡村教师能力水平。弱势群体帮扶方面 一是统筹力量关爱留守儿童。构建“县级统筹协调、部门协作配合、乡村具体落实”的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体系;实施党员干部上门家访、驻村干部走访、村组干部随访等方式,确保留守儿童得到妥善照料;利用多种方式加强与受托监护人的沟通交流,帮助监护人掌握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提升受托监护人的责任意识和教育能力。二是协调各方关怀残障儿童。建立健全教师职工与帮扶学生的谈心制度,组织教师职工经常与残联儿童结对谈心,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引进社会组织加大对残障儿童的救治,通过群团组织加大对社会组织联系,积极引进救助项目。三是形成社会关注孤儿帮扶。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孤儿抚养,通过民间组织、社会公益组织等方式,为孤儿提供生活、教育、医疗等各方面的帮助。构建学习型社会方面 一是用好图书馆全民学习阵地。探索建立全民阅读积分制,由图书馆记录群众在图书馆借阅情况,为读书群众记录积分,协调商务局、图书馆、工商联与各大商超联系,联合举办积分兑换折扣券、消费券活动,一方面利用商品折扣活动提升群众消费意愿、拉动内需,另一方面促进广大群众阅读图书,提升文化素养。二是用活数字化学习平台。充分利用现有的围场融媒在抖音、公众号各平台的账号,增强内容的趣味性,宣传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降低群众的学习门槛。三是用足人工智能辅导学习。在各企事业单位大力推广Deepseek等人工AI应用的培训,推动广大干部、职工能够掌握人工AI软件的基本应用;在广大学生家长中大力推广国家免费AI教育平台,通过学校向家长普及AI教育平台操作方法,拓宽学生自主学习渠道。 

(三)着眼战略属性,切实提升服务发展的办学质效。扎实做好人才培养、校园安全、支持保障,通过高质量教育为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围场实践涵养新质生产力。人才培养方面 一是学校人才的培养。明确学校负责人作为学校教育的第一责任人,树立正确政绩观,将国家关于教育综合改革的决策精神认真学习,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作为教育工作主线,避免“唯分数论”错误观念。二是干部人才的培养。指定县委党校设置围场干部再教育统一招生点,并积极联系国家重点大学和省内骨干学院,促成干部定向培养合作,降低费用门槛,减轻干部职工继续教育的负担。三是企业人才的培养。协调人社部门向县内广大企业组织开展问卷,询问企业员工需要的管理、技术等方面再教育的意愿,通过整理统计调查问卷反映的教育意向,将广大企业员工反映集中、呼声较高的教育方向作为工作重点,聘请相关院校授课专家进行针对性的再教育,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能力。校园安全方面 一是爱国主义培养。鼓励学生在重要传统节日着汉服、仿古礼,通过中国文化增强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二是环境设施安全。协调市监、卫生、消防、住建等部门加大学校宿舍、食堂、教室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由学校组织定期组织学生防火灾、防地质灾害的紧急撤离演练,防止因真实险情混乱撤离造成的踩踏事件。三是校园周边安全。指定城管加强对校园周边小吃商贩的管理,严格落实校园周边噪音管理制度;组织教育、市监、消防等部门成立合署办公室,针对小饭桌的安全、卫生等情况进行专项整治,对小饭桌火灾隐患进行排查;建立小饭桌统一管理办法,依据部门职能,细化小饭桌监管责任,创建工作长效机制。支持保障方面 一是加大经费保障。鉴于县财政压力较大,建议对学校亟需的教学设备更新和信息化建设做好经费支出保障,确保全县教育跟上全国教学形势和水平。二是做好人才支持。组织各学校积极联系个人事业发展较好的毕业生返校演讲,为广大学生树立榜样;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学校组织品学兼优的家境困难的学生,外出考察国内重点大学,激发学生考取重点大学的远大志向。三是宣传营造氛围。协调网信部门组织各单位宣传媒体,加大对全国教育综合改革政策的宣传,引领广大学生家长对教育综合改革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在全社会营造培养“德智体美劳”栋梁之才的浓厚氛围。(作者:张艳坡)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