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嵩明:旅居“新嵩人” 共话“宜居圈”
自2024年5月以来,嵩明县嵩阳街道陆续迎来一群“候鸟式”旅居者,他们主要来自重庆、四川、湖南、湖北、河南、河北等地,共768户3123人。针对这一特殊群体流动性强、需求多元的特点,嵩阳街道创新推行“走访+管理+服务+反馈”的模式,巧用“绣花”功,推进精细化治理,切实提升服务精准度和居民满意度。
旅居有“谋”点,社区有做法
“周围没有农贸市场,购物买菜不方便。”“我建议增加小区的绿化,让小区环境变得更好。”“我建议建立一个公交站台,方便我们老年人的出行需求……”针对旅居居民的需求,街道联合社区采取“主动下沉+上门反映”的“民情恳谈”收集方式,收集整理旅居居民建议意见16条。通过“政府+社区+企业”多方联动,着力打造“轻嵩”系列服务(即“轻嵩”集市、“轻嵩”公园、“轻嵩”广场、“轻嵩”健身);实施“最美系列”项目,打造“最美楼道”、选树“最美志愿队”和“最美文艺队”各1支,评选“最美商户”12家。推动便民生活、文化休闲、健身休闲等,形成优势叠加,开拓创新惠民工作。通过集民意、聚民智、暖民心系列举措,让旅居居民在嵩明有“耍”处、有“趣”处、有“味”缘、饱“眼”缘。
“服务+反哺”让“新嵩人”成为“娘家人”
“我喜欢舞蹈,我要带领我们旅居舞蹈爱好者和嵩明本地居民积极参加嵩明组织的文艺活动,壮大舞蹈队力量,用行动传播文化,丰富居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重庆到嵩明旅居的国家二级演员李秋成老师在龙泉社区提供指导教学10余次,并在锦绣兰苑小区招收了2名学生。在李老师的悉心教导下,锦绣兰苑小区文艺爱好者的艺术素养得以提升。舞蹈爱好者陈有富老师牵头组建了“渝嵩锦绣舞蹈队”,队伍规模达60余人。这支活力满满的舞蹈队已代表社区参与文艺演出28场,成为社区文化展示的一张亮丽名片。“退休未息仁医志,义诊之行爱意稠,我加入到社区义诊服务中,尽自己所能回报他乡赠予我一草一木的馨香。”重庆戴鸿家医生也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开展义诊活动13次,累计服务居民200余人。旅居“新嵩人”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在嵩明这片新家园里表达着自己作为异乡人的“归处”与“远方”。
家门口的“N+”服务,“一站式”解民忧
为进一步解决旅居“融入难”问题,嵩阳街道实施社企联动模式,打造乐居嵩阳服务中心。这里,集多种服务于一体,是旅居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好帮手。以家门口的“N+”服务,一站式解决居民的各类需求,让旅居生活更加舒心、顺心。便民咨询“温度+”。中心整合周边“吃、喝、玩、乐、购”等各类便民资源,提供专门的咨询服务,解答居民的每一个问题,让“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真正可感可及。惠民活动“民生+”。中心以春节、元宵等传统节庆为载体,精心策划“‘新嵩人’一起过大年——嵩阳长街宴”“我们的节日·元宵”等特色主题活动,让旅居居民在品味嵩明美食、体验传统习俗中增进归属感。同时,常态化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既丰富了业余生活,又搭建了新老居民交流平台,让异乡文化在互动中交融,让邻里情谊在活动中升温。
是“客人”更是“娘家人”,当旅居居民从“被服务者”变为“共建者”,服务与反哺交织成网,共同编织温暖人心的“宜居圈”。下一步,嵩阳街道将以“小切口”撬动“大民生”,让每个来到嵩明的“家人”都能在“家门口”享受安心、舒心、暖心的幸福生活,共同书写“近者悦,远者来”的宜居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