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时节,厦门市委老干部局与市档案馆工作人员满怀敬意走进老干部家中,征集部分已逝离休干部珍贵的红色档案资料,探寻被岁月尘封的红色记忆。
工作人员轻轻翻开老干部留下的笔记与信件,泛黄纸页间,一段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跃然眼前。
厦门市纪委原书记、长江支队老战士张侠在书本上留下解放战争时期的眉批与笔记,展现了那段血与火的记忆。厦门市政协原副主席王毅林撰写的《风雨历程》一书,体现了老地下党员的忠贞。离休后,他们还牵头编写南下服务团团史、厦门城工部红色史料等关心下一代的红色读物,字里行间,让人感受到老干部对传承红色基因的热忱。原厦门市林业局局长丁德举家属珍藏的旧照片,虽已泛黄,却清晰标注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厦门海堤和北溪引水工程建设的诸多细节,定格了那个热火朝天的建设年代。原特工开发公司副总经理汪益贤撰写的一叠叠手稿,详细记录了厦门经济特区早期的规划与建设历程。
征集过程中,离休干部家属们的深情讲述,让远去的往事愈发鲜活。原开元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廖开的女儿廖泽萍轻抚泛黄的照片,缓缓说道:“父亲常讲,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必须用来为群众谋幸福。” 厦门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张渐摩同志留下了31本写得整整齐齐的工作笔记。张渐摩的家属回忆道,当年张老由于严重胃病,经常靠打点滴来坚持工作。他的孩子符合留城条件,本可以留在身边,他却毅然送孩子上山下乡,直到多年后孩子才回城。这些朴实的回忆,如暖流般触动着在场每个人的心弦。
这些老干部们的红色档案资料,就是一部鲜活的红色教科书。工作人员被老干部们在平凡岁月中始终如一的坚守所震撼。红色档案里的每一个字、每一张照片,都是历史的见证;老干部们的每一段故事、每一个选择,都是对“为人民谋幸福”最真挚的诠释。战争年代奋不顾身,建设时期克己奉公,退休后发挥余热,这就是老干部的初心,也是红色档案征集工作的深层次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