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究新时代乡村普法工作的特色经验与实际成效,寻找乡村振兴进程中普法宣传的创新路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新时代乡村普法经验调研队前往山西省和顺县李阳镇,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实地调研活动。在此次调研中,团队深入和顺县司法局、李阳镇司法所以及温源村,通过实地考察、访谈等方式,全面了解了当地乡村普法工作的现状、创新举措及成效。
调研团队首先深入和顺县司法局,全面了解基层普法工作的全貌。司法局负责人向团队介绍了和顺县的基本情况及普法工作的现状,并带领团队参观了社区矫正中心的工作流程。团队了解到,和顺县通过“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的落实,构建了以司法局为核心、多部门协同的普法体系,推动普法工作深入乡村。司法局负责人指出,和顺县的普法工作注重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通过建设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培养法律明白人等方式,将普法工作融入村民日常生活。目前,全县已初步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普法模式,普法活动覆盖全县所有乡村,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有效提升了村民的法律意识。
(图为团队在和顺县司法局调研)
在李阳镇司法所,调研团队详细了解了该镇在乡村普法工作中的具体做法和创新举措。近年来,李阳镇在普法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在“七五”普法期间,李阳镇人民政府被评为全国普法工作先进单位。这一成就的取得,得益于全镇上下对普法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创新实践。调研团队了解到,李阳镇的普法工作注重从实际出发,结合乡村治理需求,通过普法宣传零距离、我为群众办实事等工作实际行动,将法律知识送到村民身边。司法所还通过定期开展法律咨询、纠纷调解等活动,将普法与乡村治理紧密结合,有效提升了村民的法治观念和乡村治理水平,在提升村民法律意识、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量。
调研的最后阶段,调研团队深入温源村,与村干部和村民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普法工作对村庄发展和村民生活的影响。温源村以“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立足自身实际与优势,致力于打造“温源样板”,近年来在乡村普法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与村民的沟通中,村民表示,普法活动让村民对法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依法办事,邻里纠纷也明显减少。通过线上线下的各种普法活动,村民学会了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还能积极参与乡村治理,为村庄发展出谋划策。
(图为团队在李阳镇司法所接受赠书)
通过实地考察和访谈,调研团队深入了解了和顺县李阳镇在乡村普法工作中的具体做法、经验和成效,为新时代乡村普法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调研团队撰写的调研报告,系统总结了李阳镇在普法工作中的创新举措和实践经验,提出了进一步优化乡村普法工作的建议。同时,团队成员在实地走访和访谈过程中,深刻体悟到乡村普法工作的重要性与复杂性。大家认识到,乡村普法不只是简单的法律知识传播,更是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关键抓手,对维护乡村社会稳定、促进乡村和谐发展意义深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新时代乡村普法经验调研队的山西和顺之行已圆满收官。成员们表示:“通过此次调研,我们看到了乡村普法工作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有责任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为推动乡村法治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此次调研活动虽已结束,但团队探索法治乡村建设的脚步从未停歇。未来,团队将持续深入基层,聚焦乡村普法工作的新问题、新挑战,不断总结经验、开拓创新,通过开展多元化的普法活动、加强与基层组织的合作交流等方式,为乡村振兴和法治建设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助力乡村在法治轨道上实现高质量发展。
作者:梁颖璇 秦毓浛
图片来源:张一彤 王睿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