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山海的教育之约:成都市盐道街小学与香港仁爱堂田家炳小学缔结姊妹学校

发布时间:2025-04-24 21:31:0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李汀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近日,春意盎然的蓉城迎来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相聚。教育部大力支持深化内地与香港教育交流合作,为落实这一方针,香港特区积极推进“内地与港澳学校缔结姊妹学校”平台建设。在此背景下,香港仁爱堂田家炳小学30位师生带着香江的问候走进成都市盐道街小学。两校师生以文化为纽带,以教育为桥梁,共同签署了姊妹学校合作协议,开启了蓉港教育交流合作的新篇章。

文化交融 智慧共生

在盐小志愿服务队“文化小使者”的引导下,香港师生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沉浸式校园体验。科技体验区内,AI象棋的人机博弈展现了算法的精妙,机器人赛道上,两地学子通力合作,在编程与实践中碰撞智慧火花。

转身步入非遗体验区,灵巧的竹编经纬间流淌着蜀地匠人的智慧,水墨在团扇上晕染出千年风雅,憨态可掬的熊猫文创更是让香港师生爱不释手。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恰如川港两地教育理念的和谐共鸣。

艺韵流芳 薪火相传

大课间时分,校园变成了展示中华文化的绚丽舞台。香江少年与巴蜀孩童共同演绎的《盐武精神》,在刚柔并济的拳法中传承着中华武魂。民乐《沙漠玫瑰》通过二胡的苍劲与琵琶的灵动,勾勒出丝绸之路上文明交融的壮美画卷。舞蹈《幺闺儿戏扇》将川剧扇功的“掩、亮、甩、拧”演绎得淋漓尽致,每一个转身都绽放着传统文化的魅力。香港学子则以粤韵唐音吟诵杜甫《客至》“花径不曾缘客扫”的千古佳句,让诗圣笔下的待客之道在新时代焕发生机。

创新课堂 启迪未来

在未来教室中,一堂别开生面的川剧脸谱艺术课正在进行。两地学子执笔共绘,将川剧传统纹样与香港元素巧妙融合。有的同学在脸谱中加入熊猫图案,有的则融入紫荆花纹样,每一笔勾勒都是文化的对话,每一抹色彩都是创意的绽放。这种跨越地域的艺术创作,让传统文化在少年们的手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同心同行 携手共进

交流会最后的环节,两校正式签约,成都市盐道街小学与香港仁爱堂田家炳小学正式缔结为姊妹学校。兰校长在致辞中讲到,仁爱堂田家炳小学以“敦品力学,立己善群”为校训,百年盐道街小学的校训是“做人间真言,立天下大道”。两所学校对孩子们的期许如此相近,都希望能培养出有爱心、有担当、有智慧、善协作的新一代,这是两校共结友谊的重要原因。未来,站在“双城”新起点,盐小期待与仁爱堂田家炳小学开启文化交融的双向奔赴,共构教育协作体,共建共享教育课程,建立研学互访机制。当锦江之水与香江之潮跨越千山相逢,当香港故宫文化馆遇见金沙遗址博物馆,教育的火花必将照亮星辰大海。

在教育实践上,两校亦殊途同归。盐道街小学的“四位一体”艺术课程与香港学校的“美育”理念相呼应、“信息适融”教学模式与香港“科技赋能教育”的目标一致、国际理解教育项目与香港开放的教育环境形成互补,这些共同点为未来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巴蜀文化的厚重底蕴与香江精神的开放包容在教育的长河中交汇相融,绘就了一幅“根脉相连、携手同行”的壮美画卷。两校师生用心灵对话诠释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深刻内涵,这份跨越山海的姊妹情谊,必将如锦江春水奔涌向前,在新时代教育征程中激荡出更加动人的浪花,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不竭动力。(周庆)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