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市公安局着力打造警民联系桥 创新服务有温度

发布时间:2025-04-24 22:11:2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李汀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今年以来,海伦市公安局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将心理健康服务引入信访工作,积极探索构建“信访+心理服务”工作模式,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体现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使信访人“坐得下,听得进,解得开”,促进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心理疏导结合,按照信访法治化要求,推进调解先行,增强了信访接待、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助力信访群众实现“事心双解”,着力为信访工作注入“温度”体验,为信访群众提供“暖心”服务。

2024年5月,一位市民来到接待室反映:其读初二的女儿在学校被同桌男生殴打住院治疗,派出所因当事人未满14周岁做出不予处罚决定。信访人对派出所处理结果不满,情绪很激动。接到投诉后,信访大队立即安排局领导、办案单位以及相关部门联合接访,当面倾听其诉求,对案件办理的法律规定予以详细解答,告知其目前按照法律法规,只能是这个结果,希望其能理解。虽然解答消除了信访人的误解,但信访人依然很愤怒并表达不满。通过细致的沟通,信访大队工作人员了解到信访人是一名单身爸爸,独自抚养女儿,女儿被打其很心疼,并且医药费还未得到赔偿。而打人的孩子是由单亲妈妈抚养,比较叛逆,派出所调解未达成一致。

信访大队工作人员在共情的基础上,从两个家庭的相似点切入,引导信访人换位思考,感同身受,理解对方家庭的不易。在信访人愤怒的情绪缓解,回归到理性思维的情境下,信访大队工作人员又为他讲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征以及家庭环境、社会互动、行为模式对孩子成长的影响,让他对整个事件有了新的认知和理解。接下来,信访大队工作人员运用焦点解决短期咨询技术,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鼓励信访人描述他想要的未来——如果问题解决,他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达成以解决女儿尽快回到学校恢复正常学习生活为目标,探讨解决问题的资源和方法。经过讨论,形成一致意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体作用,由派出所协调,沟通学校和老师,对打人的孩子进行批评教育,争取其能赔礼道歉、赔偿医药费。第二日,在派出所和学校、班主任的共同努力下,问题得到圆满解决,信访人对处理结果很满意.

很多信访案件,棘手的不是案情和法律问题,而是信访群众的心理和认知问题。心理咨询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快速理清根源问题,明晰解决问题的路径,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心病还须心药医”,心理学就像一把钥匙,可以打开信访群众心里的锁。将心理健康服务引入信访工作,坚持“解决问题与解开心结”两手抓,对消除信访风险隐患、提升接访服务能力、提高矛盾纠纷化解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 于江鸿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