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邻水:一片叶子一湖碧水共绘乡村振兴图
在川渝交界的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上,邻水县同步奏响产业与生态的“协奏曲”。安吉白茶“白叶1号”在已投产的2300亩山地披绿吐翠,让水湖畔33公里骑游道蜿蜒入画。通过创新实施“茶链延伸+文旅赋能”双核战略,这座川东小城正将浙江安吉的“绿叶金钥匙”与巴蜀“让水”文化深度融合,探索出东西部协作背景下“生态增值、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乡村振兴新范式。
东西协作育“金叶” 三产融合强根基
站在丰禾镇白茶基地观景台,标准化茶园随山势起伏如碧浪翻涌,茶农们身挎竹篓穿梭于层层茶垄间,手指翻飞采撷今春最后一茬嫩芽。“邻水的气候、地势平缓的丘陵山地与深厚肥沃的酸性土壤,为白茶生长提供了绝佳条件,从浙江引种的白叶1号、黄金芽等优良茶树品种都生长得特别好。”邻水农发集团负责人介绍,通过“国企搭台+民企运营”模式,邻水不仅建成月产12万斤干茶的智能加工中心,也在创新研发生产茶叶类衍生产品。如今,建成的7500余亩标准化精品茶园已投产2300余亩,实现年产春茶3.83万余斤,夏茶1.92万余斤,预计年产值5750万元以上。
从白茶基地俯瞰,就能看到一湖碧水,这就是让水湖。这条新改建47公里的明月山西麓旅游环线,巧妙串联起将白茶基地与让水湖、泥汉坪、五华山、棕阁山等知名旅游景点,“采茶工坊体验+茶文化主题民宿”等12个融合项目已启动建设,充分利用园区内林茶、悬崖、水系等自然资源和古村民居、小桥流水等人文景观。未来游客可沿清风绿道骑行,上午体验采茶制茶,下午泛舟湿地观鸟,实现“茶园变景区、茶农变导游”的美丽蜕变。
“让水”文化润沃土 生态IP塑品牌
在让水湖游客中心建设现场,工人们正为幕墙安装竹纹铝板。“设计灵感源自白茶嫩芽与明月山峦。”项目总工程师展示规划图,建筑群包含湿地科普馆、茶文化展厅及川东非遗工坊,建成后将成为展示“谦卑、廉洁、和谐”文化的精神地标。
依托清代《让水》诗篇的哲学内涵,当地构建了“六区一道”文旅矩阵:
生态修复区:367公顷再生湿地再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鸣;
茶旅融合带:千亩白茶基地与“茶隐山宿”形成沉浸式体验闭环;
文化传承轴:让水摩崖石刻廉洁文化馆与川东民俗村隔湖相望。
“这里既是生态屏障,更是精神家园。”文旅局负责人指着重现的《让水》诗碑说,公园特意保留6千米原生河岸线,在66.67公顷水草植物间修建“谦卑”、“廉洁”等寓意建筑物,让生态建设与人文教化同频共振。
据了解,让水湖游客中心将于2025年5月上旬投用,届时将会带动周边餐饮、交通、住宿等产业增收,真正实现“种好一片叶子,护好一湖清水,富活一方百姓”。
“从‘白叶1号’跨省扎根,到‘让水文化’创新传承,我们正书写着新时代的‘山海情’。”邻水县主要领导表示,随着2025年省级农业园区与AAA景区创建冲刺,这座践行“两山”理念的先锋之城,将持续以生态之美催生发展之变,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注入绿色动能。(何礼、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