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重阳花糕滋味足
北京吃重阳糕,明朝时就有记载,是宫廷食品。”这一天要吃重阳花糕,上面插五色小旗当标志,人们买回花糕供于佛堂、祠堂或作为礼品馈赠亲友。清乾隆年间袁枚《随园食单》中说:“煮栗极烂,以纯糯粉加糖蒸上,加上瓜仁松子,此重阳小食也。
天津——登高、吃羊肉火锅
在1931年版的《河北省天津志略》一书中也有下列记载:“九月初九为重阳节,登高作北斗会,居民多食羊肉火锅,又食糕,盖以麦粉为糕,置枣栗糖果于上者也,父母必迎出嫁女同食之,故亦称女儿节”。虽然这两段文字记载非常简略,但为我们提供了明清时期天津人过重阳节习俗的线索。
上海——办菊花会
上海豫园于重阳节办菊花会,以新巧、高贵、珍异三项评分定高下。
重庆——吃糍粑
吃糍耙,是我国西南地区重阳佳节的又一食俗。糍耙分为软甜、硬咸两种。其做法是将洗净的糯米下到开水锅里,一沸即捞,上笼蒸熟,再放臼里捣烂,揉搓成团即可。
河北——以重阳天气占未来晴雨
香河县九月九日,有姻亲关系的家庭会互相送礼,称为“追节”。 永平府以重阳的天气占未来晴雨。重阳节若下雨,这几个日子也都会下雨。典周县境内无山,县民多于重阳节上城楼登高。
山西——登高
山西晋南地区自古就有九月九日登高的传统习惯。饱览大好河山,观仰名胜古迹,成为节日的盛举。至今还在民间传诵着“乾坤开胜概,我辈合登高”,“东风留不住,冉冉起峰头”,“九月欣新霁,三农庆有秋”等名言。
内蒙古——登山、扭秧歌
今年的10月7日是重阳节,内蒙古各地群众选择登山、扭秧歌等方式来欢度这个节日,祝愿全家幸福吉祥、生活美满。10月7日早晨,赤峰市中心城区2万余名中老年市民结伴登山、扭秧歌,锻炼身体过重阳;赤峰市喀喇沁旗、巴林左旗等地群众陪着父母登山、散步观光,祝愿家人身体健康。
辽宁——糊窗户纸、腌大白菜
从清代起,沈阳人就有登高、饮菊花酒、吃螃蟹的习俗。《沈阳百咏》中也记载了沈阳历史上重阳节时期生活的诗句:“砧杵声多力不降,高丽纸薄快糊窗。秋田菜属秋菘好,满趁西风著几缸。” 诗中所说的“秋菘”指的是秋白菜,这句诗形象地描述了当时沈阳人开始糊窗户纸、腌大白菜的生动场景。
江苏——小重阳吃糕,大重阳吃酒
民间有一种说法:“小重阳吃糕,大重阳吃酒。”在一些扬州人的观念中,重阳节可以分成两次:九月初一(或初十)为小重阳,九月初九为大重阳。 另外,扬州还有“吃了重阳酒,日夜不停手”之说。重阳节后,白天渐短,夜晚渐长,店家作坊利用“打夜作”、延长工作时间,提高生产效益。
浙江——食栗糕,糕上插彩旗
杭州有登高之举,一般登城隍山或葛岭初阳台。重阳家家皆食栗糕,重阳糕以糜栗粉和糯米拌蜜蒸熟,切斜方形,上插彩旗。插旗之风,南宋已有。绍兴府重阳节互相拜访,除非亲友家有丧事,才往灵前哭拜。
安徽——龙烛会、竹马戏
铜陵县以九日重阳为龙烛会,以迎山神。削竹马为戏,据说可以驱逐瘟疫。
福建——蒸九层米果
在福建莆仙,人们沿袭旧俗,要蒸九层的重阳米果,我国古代就有重阳“食饵”之俗,“饵”即今之糕点、米果之类。由于沿海,九月初九也是妈祖羽化升天的忌日,乡民多到湄洲妈祖庙或港里的天后祖祠、宫庙祭祀,求得保佑。
江西——新鲜蔬菜瓜果晒干
婺源县九月九日,篁岭举办晒秋节。婺源篁岭古村还保留较好的“晒秋”生产生活现象,秋季有大量新鲜蔬菜瓜果需要晒干贮藏,形成了蔚为壮观的景象。
山东——烙焦饼祭财神
昌邑北部人家于重阳节吃辣萝卜汤,有谚语道:“喝了萝卜汤,全家不遭殃”。 鄄城民间称重阳节为财神生日,家家烙焦饼祭财神。 邹平则在重阳祭祀范仲淹,旧时,染坊及酒坊也在九月九日祭缸神。 滕州出嫁不到三年的女儿,忌回娘家过节,有“回家过重阳,死她婆婆娘”的说法。
河南——西峡重阳文化节
2010年中国民协授予南阳市西峡县为“中国重阳文化之乡” ,并在西峡建立了全国唯一的“中国重阳文化研究中心”,每年农历九月九日这里都会举办“中国·西峡重阳文化节”。
湖北——重阳日酿酒
武昌县于重阳日酿酒,据说此所酿之酒最为清洌,且久藏不坏。 应城县重阳节是还愿的日期,甚家皆于此日祭拜方社田祖之神。
湖南——郊游野餐
如果考察历史,其实在重阳节登高,长沙人一贯就在野外就餐。翻开民国报纸不难发现,上世纪20年代初,长沙人就有人在重阳节时,在对河银色沙滩上垒灶野餐,而麓山寺、爱晚亭前竟分布不少专卖烧烤或冷食的小摊,云麓宫俗称“妖道”的道士所下的碱面,在重阳节那天,生意兴隆,需排队购买。
广东——放纸鸢、赶山猫
古往今来,潮汕人家,世代相沿,“九九”重阳有赏菊、餐菊、饮菊、插菊等风俗。古医籍《神农本草经》中有“菊花,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之妙效。故古人赞美菊花为“延寿客”,其功可知矣。惠州民间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鹞为主要特征的。 临高县民重阳节早起,大家齐声高喊"赶山猫",以此为安和富利之吉兆。阳江市重阳节放纸鸢,并系藤弓于其上,在半空中声音十分嘹亮。
海南——铜鼓登高唱土歌
“‘重阳’又称‘重九’,古代人将九定为阳数,九月初九,两九相重,所以称做重阳。”海南人过重阳节有登高望远、插茱萸、送“重阳糕”、“赶山猫”的习俗。产生于琼岛人民日常生活的土歌民谣,其中不乏一些记录重阳节活动的片段,这些植根于民间的文化瑰宝,有着悠久厚重的文化背景。
广西——用大炮赛神酬愿
怀集县以重阳为元帝得道之辰。男女老少,倾城而出,赛神酬愿,皆用大炮。隆安县九月九日放任牛羊自行觅食,俗语说:“九月九,牛羊各自守”。
四川——糯米蒸酒,制醪糟
旧时南溪县读书人于此日在龙腾山岑山楼聚会,纪念诗人岑参,称为“岑公会”。民间旧俗,重阳前后要以糯米蒸酒,制醪糟。俗话说:“重阳蒸酒,香甜可口”。
贵州——打糯米粑粑、酿酒祭水
黔东北的土家族较为重视,须打糯米粑粑,推豆腐,祭“家虎”,有“重阳不打粑,老虎要咬妈;重阳不推豆腐,老虎要咬屁股”之说。
云南——少数民族敬老爱老
云南是全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各个民族都有尊老敬老的传统习俗,世代相承,成为人们行为规范的准则,虽各有千秋,但都闪烁着动人的人性美和人情美。布依族建“老人房”,
白族老人坐“花轿”,彝族的“让路词”
陕西——以口采茱萸
西乡县重阳节,亲友以菊花、菊糕相馈赠。士子以诗酒相赏。据说妇女此日以口采茱萸,可以治心疼。
新疆——吃羊肉面
吃羊肉面。“羊”与“阳”谐音,应重阳之典。面要吃白面,“白”是“百”字去掉顶上的“一”,有一百减一为九十九的寓意,以应“九九”之典。京城给九十九岁老人过生日叫“白寿”。有钱人家当日可举行以羊肉为主的宴会,爆、烤、涮以至全羊席。秋天是羊儿最肥的季节,羊肉性暖,可以御寒。
香港——秋祭重阳,登高扫墓祭祖
在这一天,香港特区政府也举行了一年一度的纪念仪式,悼念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为保卫香港而捐躯的先烈。据笔者的香港朋友介绍,许多香港人扫完墓、看望过先人之后,再举家带上吃喝,去野外郊游。
澳门——登高、扫墓、吃重阳饼
每年的九月初九,澳门人有登高、扫墓、吃重阳饼的习俗。在这一天很多人会携男带女登上螺丝山、松山、主教山等高处,一边饱览秋色,一边度过一个愉快的家庭日。
台湾——九降秋风放风筝
台湾也有过重阳节的习俗,据高拱干《台湾府志.卷七》上载∶“重九,士大夫载酒为登高之会。台地菊花早开,至此鬻得一、二,价可数倍。”可见台湾过重阳节习俗和中国各地几乎是一样的。台湾的气候自九月开始就刮起了号称“九降”的秋风,吹的是无雨的北风,此时最适宜放风筝。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及死难者遗属清明祭
清明奇葩祭品:别墅外挂太阳能热水器
清明花语:一束鲜花 捎去对亲人的思念
野菜养身正当时 各地清明时令美食全盘点
来一场绿色祭祀 清明更加“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