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问答

武汉市开展高标准城市建设工作方案内容是什么?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提升城市能级和城市品质的工作部署,开展高标准城市建设,加快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特制订本方案。

一、主要目标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总体定位,围绕加快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目标任务,构建“主城做优、四副做强、城乡一体、融合发展”空间发展格局,加快形成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体系,进一步提升城市能级和品质,为武汉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二、重点任务

(一)打造交通强国示范城市,提升辐射引领能力

1.建设全国铁路路网中心。以武汉为中心,加快形成“两纵两横两斜”通达十二个方向的“超米字型”高铁枢纽网,构建武汉城市圈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市域铁路交通圈,力争到2025年,全市铁路总里程超过1000公里。建成武汉站、汉口站、武昌站、汉阳站、武汉天河站以及武汉东站、长江新区站“五主二辅”客站布局,形成内陆地区完善的铁路客货运双枢纽。到2025年,铁路旅客发送量达到1.8亿人次。

2.建设航空国际门户枢纽。推进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加快建设第三跑道等机场扩容工程,持续推进高铁进机场。建设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打造集航空、科技、医疗健康、商务会展等高端现代服务业于一体的航空货运集散中心。推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和鄂州花湖机场联动发展,提升武汉区域航空枢纽功能,建设民航客货运门户“双枢纽”。到2025年,武汉天河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4200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达到40万吨/年。

3.建设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横贯东西、连接南北、通达海港的国家高等级航道,整治汉江蔡甸至汉川航道和梁子湖航道,提升汉江航运能力。加快阳逻国际港集装箱水铁联运二期工程建设,推动阳逻港三期工程扩建。实施阳逻港、金口港、花山港、经开港“1+3”港区集装箱港口群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中转设施和集疏运网络,提升沿江港口铁水联运功能,打造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到2025年,武汉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500万标箱。

4.建设全国公路网重要枢纽。以建设武汉城市圈大通道(六环线)为引领,推动武大、武阳、沿江等对外通道提升扩容,力争启动武天、武松等国家中长期高速路网规划项目,加快构建“六环二十四射多联”高等级公路集成式快速路网络,达到全市域“30—60—90”3个圈层时效目标(30分钟主城互通、60分钟市域辐射、90分钟大都市区直达),实现以武汉为核心的沿城镇发展轴带高快速路、城市轨道、城际铁路、市域铁路等复合交通走廊。充分发挥武汉区域引领作用,实现“9个城市就是1个城市”。

(二)构建绿色高效交通体系,提升城市通达能力

1.加快建设地铁城市。全面实施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和有关线路起始点调整,谋划启动第五轮建设规划。到2025年,形成14条运营线路、总长600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体系,迈向“地铁网络时代”,地铁站点800米覆盖都市发展区人口达到47.6%、覆盖岗位达到44.8%,轨道交通占公交客运量比例达到55%。打造武汉城市圈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的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1小时通勤圈,形成“市域门到门、城市圈区到区”的快捷交通体系,打造“轨道上的大武汉”。

2.加快建设畅通城市。实施二七路至铁机路过长江通道、白沙洲公铁大桥、堤角过江通道等过长江通道工程,建设江汉八桥、江汉九桥、江汉十桥等过汉江通道,均衡跨越江河湖泊通道布局,主城区过长江通行能力提升25%,过汉江通行能力提升50%。实施“环线优化、射线加密、骨干强化、治拥消堵”工程,加快重点区域功能性、结构性骨干道路建设,织密微循环路网,打通“断头路”,构建“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路网布局,消减交通拥堵点。“十四五”期间,主城区每年建成新增微循环路网里程不低于50公里,主城区快速路规划实现率达到95%,主干路规划实现率达到85%,主城区建成区路网密度达到7公里/平方公里。初步形成构建主城与四大副城“2(2条轨道)+3(3条快速路)+3(3条主干路)”的多快多轨复合交通走廊。

3.加快建设慢行友好城市。重点实施绿道连通、轨道衔接、安全过街三大工程。以片区为单元,高标准改造汉口历史风貌区、武昌古城、汉阳归元龟北片等历史街区,汉口滨江商务区、汉正街中央服务区、武昌滨江商务区、青山滨江商务区等城市重点功能片区的慢行系统和静态交通设施,打造绿色出行样板区;实施百里长江生态廊道、东西山系绿道、自行车专用道示范项目等重点工程。打造慢行交通示范路,以已建成道路慢行交通缺位道路为重点,各区每年改造完成非机动车示范路不少于10公里。

(三)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提升生态环境品质

1.打造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打好碧水保卫战,深入推进河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到2022年,全面完成13个劣V类湖泊和52个V类湖泊水质提升整治任务,全面深化流域水环境治理,加快南湖、汤逊湖、北湖、东沙湖、汉阳六湖、黄孝河机场河、巡司河等七大重点流域水环境治理,不断推动流域水环境质量整体提升,构建水清岸绿、截污控源的水环境治理体系。

2.创建全国生态园林城市。实施蓝绿交融工程,锚固“十字”型山水生态轴,建设世界级百里长江生态廊道、东西山系生态人文廊道。加快建设五级公园体系,建成三环线“一带三十三珠”公园群,依托六大绿楔建设湿地公园、郊野公园。持续推进湖泊生态修复保护和综合提升,围绕龙阳湖、梦泽湖等建设一批特色环湖公园,让城市融入公园,让公园贴近生活,实现“300米见绿、500米入园”。实施全域增绿提质,科学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实现植树造林10万亩,启动长江大保护国土绿化和湿地修复攻坚再提升行动,实施“村增万树”计划,建设示范村100个、标准村500个。持续增加城市绿量、提升节点景观、构建生态格局,高水平创建国际湿地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办好国际《湿地公约》缔约方大会,基本建成有湿地花城特色的公园城市。

3.积极建设“无废城市”。提升城区乡镇垃圾分类收集和转运能力,重点推进千子山等循环产业园建设,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与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的有机衔接。加强城市建筑垃圾填埋场规划建设,到2023年,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推行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统筹推进14个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新改扩建,构建与现代化城市相适应的城市垃圾分类治理体系。到2025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达到2万吨/日以上。

(四)搭建智慧韧性供应体系,提升安全保障能力

1.建设“新基建”创新城市。建设世界一流城市电网。加快推进陕湖±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华中特高压“日”字型环网、江北李家墩500千伏、江南东新500千伏变电站建设,加快特高压靠城、超高压进城。提升电网承载能力和电力输送能力,继续推进186项电网建设任务,完成394公里输电通道和中低压配网建设及智能化改造,新增220千伏容量1437万千伏安,中心城区电网供电可靠性、综合电压合格率提升至99.999%,确保“外电入汉”引得进、接得住、用得上,建成安全可靠、优质高效、绿色低碳、智能互动的世界一流城市电网。

2.推进市政基础设施智慧化改造。以智慧路灯建设为抓手,建设一批多功能杆、柱、桩等新型智能感知设施,推动道路杆线“多杆合一”“一杆多用”,加快市政设施数字化、数字设施基础化融合转化,中心城区新建道路杆柱减量化达到30%以上。以5G网络试点城市建设为契机,建成5G基站3.5万座,实现5G网络中心城区高质量覆盖、新城区中心区连续覆盖、重点场景室内全覆盖,打造全国一流5G网络,建成移动网、固定网“双千兆城市”。推进智慧停车场和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到2025年,建成集中式充换电站1500个、充电桩20.5万个,满足中心城区基本停车泊位和充电设施刚需。

3.深入实施“四水共治”。

(1)构建江湖安澜、可防可控的城市防洪体系。实施长江、汉江、连江支流和中小河流综合整治,加固重点湖泊堤防,开展水库除险加固,加快杜家台蓄滞洪区安全建设,推进武湖、涨渡湖蓄滞洪区优化调整。到2025年,三级以上河道堤防防洪达标率达到95%。

(2)构建排蓄畅通、调度灵活的城市防涝体系。加快竹林湖、鲁湖、朱家河等大型泵站建设,加大黄孝河、青菱河、东港等骨干港渠综合治理以及主次排水管网的新、改、扩建力度。加快推进全域性海绵城市建设,到2025年,新增城市外排能力达到1135立方米/秒,排涝能力总体达到20年一遇以上,基本消除中心城区顽固渍水点,建成区50%以上面积达到海绵城市目标要求。

(3)构建水清岸绿、截污控源的水环境治理体系。持续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完善城镇污水收集管网,推进精细化雨污分流、排水管网缺陷修复和雨水溢流污染处理设施建设,实现污水系统提质增效。到2025年,污水处理能力达到600万吨/日,新建污水管网700公里,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

(4)构建保障有力、节水高效的供用水体系。推进中心城区与新城区供水管网互联互通,形成城乡“一张网”供水格局。建设梁子湖应急水厂,探索推进“一湖五库”和鄂北引水工程建设,打造饮用、备用“双水源”城市。加快二次供水改造,提升农村安全饮水水平。到2025年,新增供水能力140万吨/日,新、改建管网1760公里以上,城市自来水出厂水质合格率达到99%以上,让城乡居民喝上稳定水、放心水、优质水。

(五)推进新型城镇化,提升生产生活空间品质

1.实施主城做优。完善城市核心功能,塑造高品质城市“主中心”形象。加强打造“两江四岸”中央活动区,坚持世界眼光,高水平开发建设二七滨江、汉正街、武昌滨江、青山滨江、王家墩、四新等重点功能区,高品质打造武昌湾、汉江湾、南湖白沙等片区,促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城市功能品质有效提升。推进古城新生,打造江岸历史之径片区、江汉百年商道片区、硚口汉正老街片区、汉阳古城片区、武昌古城片区、青山红房子片区、洪山大学之城片区等7个亮点区块建设,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彰显文化魅力。完成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把老旧小区作为城市居民生活和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以安全健康、设施完善、管理有序为目标,坚持“留改拆建控”并举,基本完成1616个2000年底之前建成的需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

2.推进四副做强。加快建设光谷副城、车谷副城、临空副城、长江新区副城,支撑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网络安全、临空经济、航天航运、未来产业等核心功能,每个副城按照100—200万人的标准配置各类基础设施,重点打造光谷科创大走廊(含东湖科学城、光谷中心城、东湖实验室等)、车谷产业创新大走廊、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智慧生态城、武汉天河航空城、长江新区国家生命健康创新发展示范区,以轨道交通、高快速路的复合交通走廊为主要轴向,带动新城中心、工业倍增园区、物流园区、地铁小镇等功能空间单元的综合开发,打造产城融合、功能完备、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综合性节点城市和“五型经济”集聚区。

3.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按照“全面提升、连片打造、辐射带动、区域示范”的要求,实施“擦亮小城镇”行动,补齐小城镇管理薄弱、设施落后和特色缺失等突出短板,建设蔡甸中法半岛小镇、黄陂甘露山文旅城、江夏金口新城等。到2025年,每个新城区重点培育2—3个特色功能小镇,构建“点上出彩、面上出新、带上成景、全面铺开”的美丽新城镇,创建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武汉样板”。打造美丽乡村示范带,积极探索“旅游+”“生态+”“文化+”等乡村振兴模式,打造集农业生产、观光、乡村休闲以及美丽乡村建设于一体的精致乡村休闲游品牌。到2025年,打造2个以上美丽乡村示范区、30个以上美丽乡村示范片带,建设40个以上乡村休闲游示范村、50个以上精致农业示范点和600个以上美丽乡村示范村。

(六)构建普惠均衡保障体系,提升公共服务品质

1.打造和谐幸福家园样板区。加快建设完整社区,实施绿色社区创建行动。打造15分钟生活圈,从市民角度切实提升生活品质,完善教育、养老、菜市场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大力发展社区商业,实施便利店品牌化、连锁化、智能化三大提升行动,鼓励采取“一站式”邻里中心模式。到2025年,各中心城区分别选取2个街道,重点建设15分钟生活圈示范工程。打造12分钟文体圈,实施“文化五城”建设工程,构建普惠型、高质量、可持续的公共文体服务体系,加快“四馆三场两中心”建设,到2025年,每个区建成体育场、综合性体育馆、游泳馆等“一场两馆”,力争全民健身中心街镇全覆盖。

2.实施健康武汉建设工程。构建形成平疫结合、均衡覆盖的医疗卫生设施体系,打造中心城区10分钟、新城区12分钟医疗急救圈,实施综合性国家医学中心工程、重大疫情救治设施工程、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建设工程、基层卫生设施及疾控设施工程等4个重点工程建设。落实和争取国家医疗科研项目,新建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国家医学健康研究中心等11个重大医学科研项目。重点新建常福、郑店、双柳、前川等4家平疫结合综合医院,扩建金银潭医院、肺科医院2家传染病医院,新建14个疫情防控救治基地、重症救治基地等。重点新建33家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填补南湖、杨春湖、古田、汉口北等医疗服务资源空白。按照社区医院或者二级医院标准,在每个区重点打造2—5个标杆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个区建立区急救分中心。到2025年,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8.8张。

3.实施基础教育优质扩容工程。推进公益普惠性幼儿园建设,新、改、扩建250所公办幼儿园,新增公办学前教育学位7万个。推进180所中小学配套建设,竣工投入使用100所,增加中小学学位12万个。持续实施义务教育学校委托管理、小班化教学共同体建设,新建义务教育学校快速优质成长共同体。到2025年,实施学区制办学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比例,中心城区达到100%、新城区达到80%。全面提升60所高中阶段学校办学条件,扩大办学规模,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推进新高考改革、实施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奠定基础。

三、工作要求

(一)高水平编制“十四五”各专项规划。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要对标先进城市,科学谋划“十四五”期间本区域本行业的发展,合理确定“十四五”发展目标。

(二)高质量建设项目库。各责任单位要加强本行业本区域的项目储备,做好“三库”建设,各区要细化项目安排,分年度形成一区一表,按照“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达效一批”的要求,实现项目库的动态滚动管理,增强投资增长的后劲。

(三)高效率推进前期工作。各责任单位要高度重视前期工作,提升前期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加快办理前期手续,为项目开工创造有利条件,推动项目尽快落地实施,形成实物工作量和有效投资。

(四)高标准做好资源要素保障。市、区财政部门要加强对建设项目的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指导项目单位认真研究项目投融资模式,自然资源和规划、财政等部门要对策划项目建设所需要的配套资源予以积极支持,落实资金来源,做到资金安排与项目年度完成投资相匹配。

关于我们

       我们致力于打造互联网最专业的国情知识互动社区。与你一起分享中国的基本情况。
       我们用知识为中国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