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 3 2017.03.04
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议程公布 傅莹妙语答疑
今天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大会发言人傅莹就大会议程和人大工作回答记者提问,并回应海内外关注的国防建设、对外交往、环境治理等热点问题,尤其对境外媒体的回应非常精彩。中国网国情团队为您梳理。
外行看热闹,国情看门道
发言人傅莹介绍大会议程

大会主席团第一次会议决定傅莹女士为大会副秘书长,并指定她为大会发言人,代表大会发布大会的议程和有关安排。今年64岁的傅莹是第五次亮相于全国人代会新闻发布会的主席台。

发言人傅莹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在过去4年全国人代会的新闻发布会上,傅莹一共回答了53个问题,其中14度回应了外国记者的提问。在本次发布会上有15家媒体获得了提问机会,其中国内媒体11家,境外媒体4家。

直面外媒尖锐问题 展大国风范

傅莹曾不止一次表示过,“作为发言人,最重要的是沟通,用对方接受的方式交流”。在历次全国人代会的新闻发布会上,提问的外媒对中国军费开支、外交走向等问题都十分关注,这些问题往往尖锐、直接,但背后却反映了外界对中国崛起的忧虑,在回应这些忧虑时,傅莹常常以平白、家常的方式开场,但谈到具体问题时从不躲闪含糊,既春风化雨,又坚毅果决。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CNN关注“军费开支”
回应:2017年中国国防费增长的幅度约7%
1、2017年中国国防费增长的幅度7%左右,占GDP1.3%左右
(美国总统特朗普最近宣布的大幅增加美国军费的开支、北约成员国防费占GDP比重2%)
2、领土主权、海洋权益的争议问题,主张要对话和平解决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关注“中美关系”
回应:合作是主流,坦然面对挑战
1、美国政策调整具有全球性影响,会影响到中美关系。但如果有挑战的话,中国会坦然应对。
2、就是中美之间还是要多合作,成为很好的伙伴。
3、让自己的信息更多的通达国际社会、通达美国社会。

印度报业托拉斯关注“中印关系走向”
回应:要看到树木也要看到森林
1、中印关系的发展迅速,每周40趟往来航班,去年中印贸易已经超过700亿。
2、两国军方互动密切,建立打击跨国犯罪反恐合作机制。
3、中印两个发展中大国,在发展过程中都面临不同程度的挑战和困难,彼此还是要多相互理解,这样才能解决好彼此的关切。
4、一方面谈问题、一方面继续不断推进合作。

意大利24小时太阳报关注“国际秩序中国角色”
回应:中国是国际秩序的受益者和贡献者
1、首先中国是要把自己的事办好,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2、于国际秩序,中国看重的是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国际体系或者国际秩序。
3、“一带一路”建设、倡议组建了亚投行、巴黎协定等等,体现中国对国际事务的积极态度和参与。
4、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的参与、我们的角色是要符合发展中国家共同理念的。

解读国内民生热点

如傅莹在2017发布会上所言,“我今年第五次做新闻发布会了,如果是外媒问,第一个估计就是问军费,我们中国境内国内媒体我的必答题现在就是环境,媒体是年年关注,我们是年年回应,大家也是年年努力”,环境治理、民法修订、网络安全等事关人民福祉的问题,对中国媒体而言,永远是关注的重点。发言人傅莹以女性的独特视角,引领大众理清社会发展的脉络。

结语

2013到2017年,是世界格局历经深刻转型的五年。在这面时代大幕前,作为中国一年一度最繁忙政治季节的发言人,傅莹更多呈现的是和煦春风、平白家常。她不刻意强调中国之大,之强,转而坦率剖析它面临的关切,烦忧,它日渐发展时邻人的好奇与预判,沸议与围观。她讲述的是一个因其迅速变化而被误读的中国,一个被误读但坚持自己道路的中国,一个因为背负历史记忆而信守和平智慧的中国。春风风人,夏雨雨人。她的讲述不动声色,不着痕迹,却尽显一个大国的气度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