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军10岁时,妹妹开始上小学。由于熊军行动不便,生活不能自理,学校不收熊军,他就在趴在妹妹教室外水沟边“蹭学”,一趴就是一天。从早上母亲送他去学校,到下午放学来接,期间吃喝拉撒全在水沟旁,水沟的臭气加上一身的污秽,老师学生们都绕着他走。为了学习,他活得像个乞丐,但母亲依然坚持让他旁听。慢慢的,熊军自己能爬着去上学。从家到学校5公里的路,无论刮风下雨,熊军每天都坚持爬去学校。为了给老师和学生留下好的印象,熊军让妹妹帮他带一套干净衣服,爬到学校后就换上。
爬行的日子里,有人帮助过他,有人嘲笑过他,有人欺负过他,看着家人的不离不弃,也为了争口气,熊军开始锻炼站立。
爬起来摔倒,摔倒了再爬起来,意志和现实艰难地磨合。今天牙磕断、明天手摔断,擦伤划伤更是家常便饭。无数次尝试之后,他逐渐站了起来,还能蹦跳着走几步。“记忆最深的就是能站起来那一天,我和我妈在被窝里哭了一晚上。”熊军说。
用了7年时间,熊军完成了从“爬”到“走”的过程。妹妹读初中的时候,他已经能从这座山跳到那座山。
2006年,家里房子垮塌,熊军父母为了生活,到温州打工。通过亲戚的介绍,熊军到重庆三峡职业学院读中专。
新生军训第一天,进行跑步训练,跑不赢其他同学,熊军就练习站军姿来磨练自己的毅力,一站就是一天。
教官被他的坚持感动,在了解熊军家庭情况后,发动了全校师生给他捐款。学校得知熊军的情况,也免去了学费和生活费,并给予一定补助。因为家里房屋垮塌,学校特别给他一间宿舍,让他假期可以在校生活。
熊军将这些帮助记在心里,心里埋下了回报他人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