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3月16日讯 他六十年孜孜不倦探索病毒世界之谜,编织传染病防控巨网,因铸就重大传染病防控之“盾”而荣获国家最高科技奖;他连续三届担任国家863计划首席专家,为中国生物技术发展谋篇布局,在生命科学多个学科卓有建树;他至今担任“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重大专项技术总设计师,提出应对突发急性传染病的“集成”防控体系的思想并据此部署,使中国成功应对近10年来历次重大疫情;他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是中国生物医学领域杰出的战略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中国分子病毒学、现代医药生物技术产业和现代传染病防控技术体系的主要奠基人。他是侯云德院士。
2018年3月16日,89岁高龄的他,因人生六十余载芳华岁月始终工作在科研一线,在与病毒的较量与赛跑中,写下了一段段人生传奇,华人盛典组委会公布:侯云德院士获得“世界因你而美丽——2017-2018影响世界华人盛典”之“终身成就大奖”。
侯云德院士
立志学医,终成名医
早在幼年,受大哥影响,以及另一个哥哥患传染病离世的创伤,侯云德立下了要学医、并成为名医的志向。
侯云德是中国解放后最早从事病毒学研究的科学家。1955年侯云德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七年制。1958年,29岁的侯云德在前苏联医学科学院伊凡诺夫斯基病毒学研究所攻读副博士学位,从事副流感病毒研究。当时,病毒学是国际前沿学科,国内这方面的研究还非常薄弱。侯云德废寝忘食地钻研,几乎每天都最晚离开研究所,在留苏三年半时间里发表了17篇学术论文,在仙台病毒研究上取得系列创新和突破。侯云德发现仙台病毒可使单层细胞发生融合,这是国际上同时期关于细胞融合研究的创新发现之一。鉴于他的开创性科研成就,前苏联高等教育部破例越过副博士学位,直接授予他苏联医学科学博士学位。正是基于细胞融合技术的研究基础,英国科学家Milstein和Kohler在1975年发明了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并获得1984年诺贝尔医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