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10-88824970

首页 > 头条位

十年来,我国持续创新城乡社区治理 群众满意度达87.6%

发布时间: 2022-10-08 14:09:38 | 来源:中国网-中国有数 | 作者: | 责任编辑:张静

民政部相关负责人在“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民政工作成就:十年来,我国基本建成中国特色社会救助体系,我国基层社会治理走深走实,探索网络治理新模式,不断提升服务基层服务水平。

中国特色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成。我国基本建成中国特色社会救助体系。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制度性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整合城市“三无”人员救助和农村五保供养制度,成为与低保制度并行的一项基本生活救助制度。十年来,各级财政累计支出基本生活救助资金2.04万亿元,有力地保障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低保资金和其他救助资金都能及时足额发放。

有效措施巩固脱贫成果。在脱贫攻坚期内,全国共有193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了低保或者特困供养,占全部脱贫人口的19.6%。打赢脱贫攻坚战后,将277万脱贫不稳定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以及突发严重困难户纳入低保或者特困供养,巩固了脱贫成果。

建立健全养老补贴制度体系。推动建立健全老年人高龄津贴、经济困难老年人服务补贴、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制度,强化困难老年人兜底保障,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农村高龄、失能等困难老年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截至目前,已有1420万老年人纳入城乡低保,371.7万老年人纳入特困供养,实现了应保尽保、应养尽养。建立健全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加强农村独居、空巢、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帮助他们安享晚年。

基层社会治理走深走实。十年来,我国社区服务功能得到增强。城市和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已分别达到100%和79.5%。抽样调查显示,群众满意度达87.6%。建立健全社区工作准入制度,有26个省份50%以上的市(地、州、盟)建立社区工作事项清单和社区综合考核评比项目清单。针对村(社区)组织出具证明多问题,在国家层面明确了20项不应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事项,开展为期三年的“社区万能章”治理专项行动,研究推动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工作。

政务服务平台向乡镇(街道)、村(社区)延伸,更多政务服务、公共服务能够“网上办”“掌上办”“指尖办”,实现群众少跑腿、信息多跑路。村(社区)数据综合采集、集中汇聚、统一管理、动态更新得以实现,初步实现一次采集、多方利用。注重运用数字技术为社区赋能减负,精简报表台账,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探索网络治理新模式,创新“网上居委会”“网上议事厅”等形式,探索“12345”政务服务热线,拓宽网上参与渠道。

未来,民政工作将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导向,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目标,持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