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安全研究报告》

《中国国家安全研究报告(2014)》
    《中国国家安全研究报告(2014年)》由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持编写。自2005年起,国际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开始按年度编写出版《中国国家安全概览》;2014年,在对内容体例进行部分调整的基础上,改称《中国国家安全研究报告》。本研究报告按年度以中国国家安全为中心,对过去一年的中国国家安全形势,包括国际安全形势与国内安全形势进行全面回顾、评估与分析,并就中国面临的安全挑战提出对策思考。

主  编:刘慧

副主编:赵晓春

出版人:谢寿光

专项报告

贸易视角下的国家经济安全问题
    对外贸易和国家经济安全存在重要的关联,主要体现在以国家为主体的重大经济利益得失。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论述了三个问题:中国贸易数量和种类增长应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平衡,然而过去贸易增速过快并非效益提升和结构改善的结果,因此贸易中的利益收窄和摩擦增多矛盾始终挥之不去;通过一个与国家经济利益相对应的本国贸易-产业结构、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贸易谈判协定中主导和被动角色变化的模型,分析国家经济利益得失趋势;采用更加积极的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制造业产品的科技含量、主动参与区域和全球自由贸易协议谈判,是我们应当采取的重要措施。
中国能源安全形势与展望
    本文结合中国国情,对“中国需要什么样的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核电是解决温室气体减排和雾霾污染的出路吗?”“煤制天然气真的是清洁能源替代利用方式吗?”“是寄望页岩气还是应大力开发唾手可得的生物燃气?”这几个事关“中国能源安全战略走向”的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对当前一些影响甚广但却“似是而非”的观点进行了澄清,对当前不合理的能源政策进行了质疑,并就中国如何抓住机遇尽早走上一条稳妥的、环境损害和经济代价最小的能源发展道路,提出了当前最紧要的任务和相关政策建议。
中国社会意识领域的热点问题
    就中国社会意识领域的状况而言,2013年成为极端不平静的一年。两个30年关系之争、改革方向之争、中国梦内涵之争和宪政概念之争,构成2013年中国社会意识领域的四大热点问题。这些热点问题的争论,蕴含着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不同的理解和回答。对于极端错误的社会思潮侵蚀共同思想基础的政治危害性,必须保持高度清醒的认识,必须坚持旗帜鲜明的立场。在对错误思潮进行批评的同时,不能回避客观存在的问题,需要从中抽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必须面对的真问题,按照历史观和价值观相统一的原则,努力加以克服和解决。由此,价值尺度的遵循和继承,在批判性反思现实的基础上做出规范性的匡正,构成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
中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威胁与对策思考
    面对当前中国社会意识形态发生的深刻变化,需要我们居安思危,深入研究新形势、新情况,提出新见解、新思路,从切合中国当前战略地位的实际出发,审慎应对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存在的干扰、威胁与挑战,加强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积极构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战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加强网络舆论管理和引导,增强抵御宗教渗透的能力,从而切实维护中国的意识形态安全,捍卫国家的长治久安。
中国境内恐怖主义袭击特点与防范对策
    2013年中国境内的恐怖主义活动呈现出宗教极端思想和恐怖主义思想危害深远、攻击武器就地取材、以公安机关作为恐怖袭击的重点目标、公安机关获得的预警性情报较少、处置水平显著提升以及恐怖袭击有向新疆以外地区扩散趋势的特点。公安机关作为政府打击恐怖主义的主导部门,应该构建系统科学的防范体系,从搜集相关情报入手,加强预警工作,力争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
气候环境安全与中国的应对
    环境安全具有跨界性、公共性、全球性(系统性)以及长期性和难以逆转性,需要国际社会的多元主体建立互信,跨境合作共同维护。气候变化的影响直接作用于生态环境,但又远不限于生态环境本身,也对传统安全和资源争夺等提出了重要挑战,甚至对国际安全和全球治理产生深层次冲击。
设立国安委:有效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之举
    中国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呼之已久,酝酿多年,2013年出台正当其时,是大势所趋,安全所系。作为最高的决策和议事协调机构,我国国安委将统筹国内与国外两个安全大局,制定和实施国家安全战略,推进国家安全法治建设,制定国家安全工作方针政策,研究解决国家安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随着国安委的正式运作和不断完善,中国的国家安全将更有保障,维护安全的优势和效益将不断显现。
建设海洋强国视角下的中国海洋安全
    中共十八大作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在国家安全方面,提出要“高度关注海洋、太空、网络空间安全”。海洋安全既是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扎实推进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保障。中国海洋安全面临复杂多元的安全威胁和挑战,海洋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构筑中美新型海洋安全关系,推进周边海洋外交,加强海洋安全体制机制建设,对于新时期维护中国海洋安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