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常沙娜:敦煌少女的黄沙蓝天之旅

发布时间:2018-01-11 11:48:1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李芳  |  责任编辑:李芳
分享到:
20K

每天登着蜈蚣梯,爬进洞窟临摹壁画

“那建于五代时期的窟檐斗拱上鲜艳的梁柱花纹,

那隋代窟顶的联珠飞马图案,

那顾恺之春蚕吐丝般的人物衣纹勾勒,

那吴道子般舞带当风的盛唐飞天,

那金碧辉煌的李思训般的用色……”

这段摘录于常书鸿《九十春秋——敦煌五十年》著作中的文字,生动地描述了莫高窟洞中满目佛像庄严的瑰丽场景。常沙娜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看得如痴如痴,画得忘乎所以。

她临摹壁画,几乎从到敦煌那一刻就开始了。平时在酒泉读初中,暑假就回洞子里画画。邵芳是常沙娜的工笔重彩老师,董希文教她西方美术史,苏莹辉辅导中国美术史。

而素描的基本功则从对临壁画开始。

早前张大千在临摹时,都是用图钉把拷贝纸按在壁画上拓稿,出来的东西虽准确,但图钉却不可避免地在墙上钻出小孔,壁画也因此受到破坏。为了保护壁画,常书鸿规定临摹一律采用对临,不能上墙拓稿。因此,常沙娜都用打格的办法来对临。虽然难度大,但却迫使自己把眼睛练得很准,造型能力也得到了提升,绘画基本功就这样打下了。

后来,常沙娜的母亲因为一些原因,离开了她的丈夫和孩子们,登报宣布离婚。家里的生活一下子乱套了,为了照顾年幼淘气的弟弟,常沙娜从酒泉退学回来,挑起了原本属于母亲肩上的担子,做饭、做鞋、做衣服……三人相依为命,在敦煌艰难地生活着。

除了照顾家人,常沙娜的主要精力依旧是临摹壁画。父亲对她要求很严,每天一早起来,以唐人经书为帖练字,再朗读法语一小时,之后像工作人员一样进洞临摹。在父亲指导下,常沙娜先从客观临摹入手,之后以整理临摹为准,将北魏、西魏、隋、唐、五代、宋、元各代表窟的重点壁画全部对临了一遍,还掌握了各壁画的历史背景和时代风格。

常沙娜曾这样描述自己的临摹时光:“彩色的佛陀、菩萨慈眉善目地陪伴着我,头顶上是节奏鲜明的平棋、藻井图案,围绕身边的是神奇的佛传本生故事、西方净土变画面……随着太阳转移,洞里的光线越来越暗,而我意犹未尽,难以住笔……”

敦煌莫高窟美景

敦煌莫高窟美景

赴美留学,又只身漂洋过海回到祖国

“音乐——感受——画画,

画什么呀?怎么画呀?

听那些音乐没什么感受,

而我脑子里只有敦煌,

随便画么,

那就画敦煌吧,菩萨、飞天、祥云……”

这是常沙娜在美国学习设计课时的场景,如今想起来,她仍然觉得非常有趣。

促成这段留学经历的,是一位加拿大籍的犹太人叶丽华。

1946年,常书鸿将他和女儿的部分作品拿出来,在兰州双城门办了个《常书鸿父女画展》。展览反响很大,很多人开始了解并走进敦煌艺术。

画展期间,叶丽华对常沙娜的才华大加赞赏,希望能带她去美国学习。过了三年,在思来想去、考虑诸多因素并征求好友意见后,最终,常书鸿答应了让女儿留学的事情。

1948年10月,常沙娜从南京出发,飞往美国。这是她第一次坐飞机,头晕,恶心,离开父亲、弟弟、敦煌……她嚎啕大哭。情感的失落、身体的不适与飞机的轰鸣搅在一起,她就这样哭泣着,走进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

在波士顿,她学习了素描、透视、色彩、绘画、设计、人体解剖、美术史……结识了一些朋友,还在暑假期间打工挣钱,在美国的留学生活平静地进行着。她还参加了当时美国最有影响的中国学生团体——“北美基督教中国学生会”,认识了不少进步留学生,也逐渐有了进步意识。

从新中国成立之日起,留美学生归国势头大增,“去建设一个新的中国”成为当时萦绕学子们心头的共同向往。他们一批又一批的回国,尤其是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更希望回到自己的祖国去。“不管怎么样,我们都要回去,”这成了当时大家的共识。

在国际友人爱泼斯坦的鼓励下,常沙娜只身飘扬过海,回奔祖国。

在归国轮船上,还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常沙娜认识了化学博士萧光琰,在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对此类人才进行封锁堵截,他能回国着实不易。在经过横滨时,恰巧赶上圣诞节,萧光琰邀请常沙娜一起上岸购买节日礼物。返回时,常沙娜抱着礼盒,乐呵呵说声“圣诞快乐”,检察人员便没有检查,让她直接上船了。不过后来她才知道,自己为新中国带回了一份非常特别的“礼物”——化学研究领域的急需资料。

就这样,整整二十八天,她回来了!

<  1  2  3  4  5  >  


相关内容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