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故里:全国处处划龙舟唯秭归不同

发布时间:2019-06-05 08:42:50  |  来源:人民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单榕
分享到:
20K

招魂声声传楚风

——游江招魂习俗

“三闾大夫哟,听我讲啊,天不可上啊,上有黑云万里;地不可下啊,下有九关八极;燕不可往啊,东有旋流无底;南不可去啊,南有豺狼狐狸;西不可向啊,西有流沙千里;北不可游啊,北有冰雪盖地。惟愿我大夫,快快回故里,衣食勿须问,楚国好天地……”

每到端午时,悲怆的“招魂曲”总是会一次又一次地震撼人们的心灵,县民俗专家介绍说,这是屈原故里为纪念屈原进行保留项目——游江招魂。

1、传说

最早对屈原的祭祀当是在屈原汨罗自沉后,屈原的妹妹屈幺姑儿梦见哥哥跳到江里自杀了,便划着船在长江之上、香溪河边寻找哥哥的尸体,父老乡亲得知后,都划着船在寻找。他们一边划船,一边按照屈原写的一样,唱着《招魂》曲,希望大夫的灵魂回归故乡。屈幺姑儿后来化为神鸟,名“我哥回”,千百年来在峡江呼唤哥哥回到家乡。

后来,神鱼背着屈原的尸体从汨罗江畔回到归乡。父老乡亲心里难舍,决定用最好的棺材来收殓他。他们不仅拿出了为老人准备的最好的棺材,还想在棺材上刷上红漆。因为屈原本身就是楚国的贵族,就该享受王公的待遇;他又是楚国的大功臣,为祖国和人民操碎了心,给他用红漆棺材谁也说不起。于是,父老乡亲在江边围着红漆棺材打起转丧鼓。

这时归乡已被秦国占领。官兵得知后跑来想毁尸。等他们来时,发现江边已摆了九十九口红漆棺材,成千上万人在那里打转丧鼓,哪里分得清哪口是屈原的?

秦国官员上报朝廷,秦廷也知道,“楚虽三户能亡秦”,秭归是楚的始封地,又是屈原的家乡,千万不可惹麻烦。另外,虽然楚国崇尚的是红色,但秦国认为黑色才是上色,也就睁只眼闭只眼吧。

就这样,用红漆棺材收殓便成了屈原故里乡亲们去世后的一种特殊待遇了。

2、溯源

父老乡亲逢年过节都会祭祀屈原,每逢家里有喜事,要去各地的屈原庙烧上几柱香,禀报屈原;遇到生病染灾,也要祭祀屈原,希望他能够帮助消除灾害。

屈原是五月初五投江殉国的,后世敬他为水神。屈原在世忧国忧民,死后当然还会保佑后世平安。楚地多江河,渔业、航运是重要的产业,都离不开水神的佑护。因此,屈原就不仅是一尊端坐在庙里的神,更是人们时刻都离不开的心中的神。

临江祭祀屈原,龙舟是最为重要的,几天前就将龙船打磨好,擦上油漆,到祭祀时,首先将龙头安插到龙船上,由德高望重的老人为龙点睛。杀鸡宰羊将血倒入碗中,一饮而尽,将碗重重的摔倒地上,告示,赛龙船开始。然后在鞭炮声中龙船缓缓出水。白龙作为孝龙在前,其它龙船随后,在哀婉的招魂曲中,开始游江招魂。仪式结束,才开始正式比赛。

官方祭祀则有所不同。秭归历史上无论是汉人当秭归的地方官还是少数民族统治时期,都在端午时分临江举行祭祀屈原的活动。

现存历史记载最早的是唐元和15年(公元820年)大诗人李商隐的岳父王茂元任归州刺史时组织的一次大规模祭祀屈原活动。王茂元任归州刺史时,得知此处不仅是屈原的家乡,还有屈原祠。前往拜谒,见屈原祠破败,不忍,于是重修屈原祠,并在这年端午节进行大规模祭祀屈原活动,还组织了大规模的龙舟赛。

官方祭祀屈原按屈原最高的封号来举行。宋元丰三年,封屈原为清烈公,于是祭祀规格也就按公卿来对待。即祭之以少牢,以猪羊两牲进行祭祀。

作为祭品,粽子是必不可少的。秭归少楝叶,便以簝竹叶替代,以五色丝线包扎,粽子中间包一颗红枣,喻示屈原一颗赤胆忠心。

3、传承

近些年来,秭归公祭屈原成为端午活动一个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

2003年,三峡工程实施蓄水,千年归州古城行将陆沉江底。归州镇政府由高德珩牵头组织,邀请老艺人郑邦清策划祭祀仪式。郑邦清与其子郑承志参考古今祭祀屈原的仪式,参照祭祀黄帝、炎帝等仪式共同策划了端午祭祀屈原的仪式创作了祭文及祭祀仪式,并被长期固定下来。峡江年近80岁的老船工郑新中等人参与祭祀,唱了原汁原味的《招魂曲》。该祭祀被郑邦清先生以《千古一祭》记录下来,意即以一座千年古城作为最大的“祭品”来祭祀屈原,堪称千古一祭。

其后端午祭祀仪式得以延续,但都在凤凰山下、长江之滨进行。仪式由两名当地的民间艺人担任礼生,民间吹打乐队伴奏,礼生中一人兼任主祭,一人兼任歌童领唱礼赞。以少牢之礼祭祀,配以时令鲜花、果蔬,组织屈氏后裔敬献祭品。龙舟参赛队员皆列队参与祭祀,白龙作为孝龙举龙头参与,祭祀仪式结束,龙舟队员即共扛龙头飞奔入长江行入水之礼,然后于江滨再行招魂仪式。仪式简短而热烈,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国家体育总局更是高度肯定了秭归祭祀屈原活动仪式,将其确定为端午龙舟赛事活动的一个样本。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国际频道等都全程进行过拍摄和报道。

<  1  2  3  4  5  6  7  8  9  >  


相关内容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