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故里:全国处处划龙舟唯秭归不同

发布时间:2019-06-05 08:42:50  |  来源:人民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单榕
分享到:
20K

端午时节,秭归粽香飘峡江

1、年年端午时粽香飘峡江

端阳近了,该准备去买些簝叶,回来包粽子了。

秭归人过端阳,粽子是少不得的食品,每年端午前,屈乡人民都要全家动员,花费一番心思来包粽子。秭归的粽子,用山中水边的一种簝竹的叶子——“簝叶”为包裹物,用糯米、红枣等作填充,外用五色丝线缚扎呈菱角状,然后水煮、蒸制成熟,便成屈乡人民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

食用时,先解缚扎线索,后剥簝叶,再将糯米“菱角”蘸糖进食,风味殊美。童谣有“点点窝窝,糯米砣砣,蘸点儿洋糖,一人一砣”,就是说的制粽和食粽过程。

可别小看这拳头大小的一个粽子,其中有很多技巧在里面。

一巧在取簝叶:老嫩适度,宽窄相宜。簝叶不能太嫩,也不能太老,不能太窄,也不能太宽。簝叶取来以后,要放在阴湿处以保鲜。

二巧在于捏粽子:要把两片簝叶交叉放在左手,并轻轻地握称角杯状,然后填充泡胀的糯米及粽心。填完之后,用丝线缚扎成菱角一样。在这一过程中,握的松紧与填的疏密都与粽子的成形至关紧要。

另一巧则在缠粽与解粽:缠时要各方缠到,使簝叶不松,又要疏而不漏,花色鲜明。手巧的人,或一粽一缠,或二粽一连,或多粽一串,做成独角粽、鸳鸯粽、子母粽、祖孙粽等,使这单一食品呈现多样性。解粽更需手巧,如果心粗气浮,生拉硬拽,则让粽子叶破米散、满桌溅珠,不仅破坏了与食者赏节雅兴,而且自己也会食不成味,手、脸糊得不亦乐乎。

与众不同的是,秭归的粽子,一定要包得有棱有角,还要在中间放一颗红枣。

2、小小一粽子人格似屈原

其实,粽子源自湖南,起初只是一种祭品。

据传,屈原在汨罗江投江的消息传到楚地,楚人非常怀念。为纪念屈原,人民都往江中投放竹筒装的食物,让屈原食用。

在南梁吴均的《续齐谐记》一书中,也有这样的记载。据说在东汉初建武年间,湖南长沙有个叫区(读ou)回的人,白天在江边行走时,忽然看见一个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告诉他说:“您祭祀我,我很感谢您的美意,只是以前所赠送的食物,都被蛟龙抢去吃了。以后您如果要送,请用苦楝树叶塞住竹筒口,用五色丝线扎缚。这两种东西是蛟龙所害怕的,它们不敢吃它,我就可以享用它了。”区曲依照三闾大夫屈原说的做了。

但在秭归,因为没有粗长的毛竹,但有很多簝叶,人们便用簝叶来代替竹筒,粽子的做法产生了变化,并慢慢演变成一种食品。

秭归的粽子寓意深刻:簝叶做粽子的外衣,寓意长青不老;雪白的糯米,则意味着屈原廉洁清贫的一生和纯洁如玉的精神;粽子的三角形状,则象征着屈原刚正不阿、有棱有角的品质;包一颗红枣,寓含屈子一片丹心、忠贞爱国,同时也表达着乡亲们对屈原的一颗火热的心。

在秭归,有着这样一首粽子歌“有棱有角,有心有肝,一身洁白,半世煎熬”。这首粽子歌,其实是屈原的一生的写照。在秭归,粽子不单单是一种祭品、食品了,而是被赋予了屈原的人格,成为一种文化的载体。

“人们包食粽子,一方面是在怀念屈原,另一方面也是人们在传承屈原的精神!”王健强说。

<  1  2  3  4  5  6  7  8  9  >  


相关内容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