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故里:全国处处划龙舟唯秭归不同

发布时间:2019-06-05 08:42:50  |  来源:人民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单榕
分享到:
20K

端午节佩挂香包习俗

香袋亦称荷包、香袋、香囊。用五色丝线绣成各式各样的香袋,或者用碎布缝制而成,内装香料,香料用川芎、白芷、排草、芩草、甘松等中草药制成。佩挂胸前,香气扑鼻,形状有梭形、圆形、方形、心形等。图案有虎、猫、鱼、鸟、香草植物等。缝缀严密,形象逼真。

据了解,香包的制作和佩戴史至少可以上溯到战国时期,屈原《离骚》中有“扈江篱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屈原在其作品中有特殊的“香草”情结,如《离骚》:“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茝。”这里的椒,指花椒;桂:指桂树;蕙:与兰草同类的香草;茝:指白芷。皆为“众芳”的香草植物。“纫夫蕙茝”,指缝制成的装有蕙茝的香袋。

据说,戴五色线可以避蛇蝎类毒虫伤害保平安。这种风俗其实是汉代以来民间端午缠五彩丝辟鬼兵的沿袭,也是佩带香囊习俗的前身。汉代的主要祛瘟饰物是朱索与桃印,朱索的作用是拴住人的魂魄,或圈住人的居处,以防止邪气侵害。五彩丝原来是缠在手臂上,明清时代,朱索主要成为儿童的佩带物。后来逐渐演变,把五彩丝缀编成方形饰物佩戴在胸前,开始向装饰性方面发展,六朝以后又出现了百索、条达、条脱、合欢索、宛转绳等名称。北宋时于端午日卖“百索”,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里面装的东西几经变化,有驱邪的灵符,有铜钱,有可辟虫毒的雄黄粉,最后还出现了外国进贡的新奇香料。唐朝同昌公主的步辇缀五色香囊,每出游芬香满路,就是贡品香料。

据屈原文化研究专家介绍,秭归人为承袭屈子文风及其精神,将香袋中装上桂皮、花椒、丁香、茴香、山奈,或装上白芷、雄黄、花椒、细辛、苍术,称为“五香”。这些香草植物均是屈原在其作品中所颂扬的。民间有“香包身上带,伢儿逗人爱”的俗语。传说孩童佩戴香袋既可祛邪避凶,强身健体,又能铭记屈原作品,缅怀屈原。

端午佩香囊,虽是一种民俗,可以装饰点缀节日气氛,同时也有实用的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能,是一种科学预防瘟疫的方法。夏季,各种传染病开始流行,古人为了确保孩子们的健康,用中药制成香囊拴在孩子们的衣襟和肩衣上,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

佩香囊有很多讲究。小孩一般喜欢佩形如飞禽走兽的,如虎、豹子。老年人一般喜欢佩菊花、梅花、桃子、苹果、荷花、娃娃抱公鸡等,双莲并蒂等形状的象征着夫妻恩爱,家庭和睦,万事如意。青年人佩香包最讲究,如果在热恋之中,姑娘一定会制作一二个精致的香包,赶有节前送给情郎。情郎佩上姑娘送给的香包,自然会引起周围男女的评论,直夸小伙的对象心灵手巧。

<  1  2  3  4  5  6  7  8  9  


相关内容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